近年来,攀枝花市积极探索非公经济统战工作机制,以“两个健康”为引领,多渠道沟通、多元化指导,多层面搭台,促进非公有制企业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
一、多渠道沟通,掌握非公经济人士思想动态。一是市财政每年安排100万的培训经费,用于组织非公企业家和高层管理人员进入党校、高校和经济发达地区培训,用于定期邀请专家教授来攀指导、教学,用于定期举办务实培训等,同时不定期召开非公企业党建等案例现场会、互动交流会等活动,使民营企业管理者在开阔眼界拓展视野的同时,也便于统战部门及时掌握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思想动态。二是在市工商联班子中开展“娘家亲、心连心”活动,每年企业家副主席(副会长)带领企业高管团队与市工商联驻会领导班子进行一次座谈,就企业发展现状和发展思路以及对市工商联工作的建议意见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增进相互间的了解。三是建立企业家副主席轮值制度,轮值副主席在轮值期间可代表市工商联参加市委、市政府组织的有关会议,可以代表市工商联出席活动,听取对市工商联月工作计划提出意见建议,在轮值期间,还要安排一次有意义的活动,增进企业家对工商联工作的了解。
二、多元化指导,助推非公有制企业健康发展。一是每年组织年度民营企业前20强参加市委、市委召开的重要会议,搭建政企高峰互动平台,及时搜集整理企业反映的有关情况,报送市委市政府督办相关部门落实。实时将思想品质优、社会贡献较、参政议政能力强、有一定社会影响的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吸收到工商联组织中来,对符合条件的积极推荐为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二是建立了市级领导联系民营骨干企业制度,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工商联,充分发挥市级领导联系民营骨干企业领导小组办公室协调作用,优选市级领导联系的重点企业,认真做好市领导到联系企业调研工作和企业反映问题的协调工作。建立民营企业情况监测点,定期收集民营企业运行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整理后形成“非公要情反映”报党委、政府领导参阅,明确责任部门限时解决有关问题,增强为企业解决问题的成效。三是建立非公经济服务维权中心,重点为企业提供信息、法律、融资、技术、人才等服务。及时将上级出台的与非公企业相关的文件、会议精神等方面最新的政策、信息汇编成小册子印发给企业,使企业及时了解上级政策,做政策明白人。与有关金融机构先后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定期举办银企活动,拓宽企业融资渠道。聘请常年法律顾问并组建法律专家服务团,为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法律服务;建立工商联机关服务民企志愿队,全天候为企业提供应急服务。
三、多层面搭台,促进非公企业人士健康成长。一是推荐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为“行风政风监督员”,“警风警纪监督员”“行风监督员”等,对全市有关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服务质量、依法行政、工作作风、勤政廉政等方面进行监督。每年组织民营企业代表参加对市级部门服务非公经济发展的情况进行评议,促进经济发展软环境的不断优化,增强非公人士对党委政府的信任。二是不断建立完善非公经济人士荣誉体系,通过授予“年度优秀企业家”、“诚信企业家”、“光彩之星”等荣誉,树立一批非公经济发展的典型,提振企业家扎根攀枝花发展的信心;建立市工商联党组成员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制度、企业家副主席联系执委制度,对非公经济代表人士企业的党建工作进行指导,推行“把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骨干”的“双培”工程,不断加强党组织阵地建设。三是充分发挥攀枝花统一战线网站、市工商联网站、《金沙商界》会刊的等自办媒体宣传作用,报道非公有制企业和及有关工作情况,发布工商联工作简讯,定期编发“工商手机时报”,向执委以上人员发布时政要闻、产业发展新政策等,不断提高企业家政治素和业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