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甘孜州得荣县茨巫乡郎达坝,绿意盎然。海拔3160米的得荣县中藏药材种植示范基地里,一个多月前播下的天冬、赤芍、桔梗正拔节生长,希望的梦想,正在这片绿野上生根发芽。
为保证学习中藏药材种植技术的连续性,郎达村的四郎志玛、曲扎和其他18名村民已在种植示范基地里连续务工了半个月,她们脸上挂满了汗珠,眼中充满着希冀。“家里的五亩多土地流转给了种植示范基地,我们在这里务工,每天每人能挣150元,但这不是最重要的,一边务工、一边学习中藏药材种植技术,这才是最最重要的!”四郎志玛道出了村民们的心声。
得荣县海拔高差悬殊,立体气候明显,土壤中有机质含量较高,据中药资源普查统计资料记载,得荣生长的道地药用植物达347种,“这是得荣发展中藏药材种植产业的独特资源禀赋”,青羊区援得工作队负责人说:“循着县委、政府‘四个万亩’特色农业产业布局规划,集聚资金资源,完成基地的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建设,让招引的龙头企业‘拎包入住’。基地的运行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公司负责种植品种的遴选、种苗培育、种植示范及田间管理、推广种植过程中的技术支持,并与种植户签订‘保底价收购、随行就市、上不封顶’的回收协议”。
算清了“增收账”,蹚出了“产销路”,解除了“后顾忧”,充分发挥好中藏药材种植示范基地的辐射效应,得荣的脱贫质量定能不断巩固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