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四川统一战线 > 视界 > 正文
浅议党外代表人士的“代表性”
http://www.sctyzx.gov.cn/  (2013-09-24 18:27:00)  来源:
分享到: 更多

      摘要:党外代表人士是一个特定的概念,代表性是其根本属性,一个人的政治立场、权力、地位、声望、能力、知识、身份、职业、角色、作为都会影响到一个人的代表性。政治引导、人事安排、能力提升、声望培养、实践锻炼等可以有效培养和提高党外人士的代表性。

      作为统战工作对象,党外代表人士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特定概念,指中国共产党以外的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中具有广泛影响和代表性的各界人士。党外代表人士的根本属性就是“代表性”,正如杜青林同志指出的:“党外代表人士与一般党外人士的区别,就在于他们代表性鲜明,能够起到示范、团结和引领作用。”(杜青林《在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交流研讨会上的讲话》)青林同志的讲话给了我们很好的启迪,对我们的工作很有指导意义。
我在这里想探讨一下什么叫“代表性”,或者说党外人士需要具备什么条件,达到什么标准,才叫有“代表性”?这也是我学习青林同志讲话精神的一点体会。

      一、“代表”与“代表性”

      关于“代表性”,毛泽东同志曾打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他说“有人认为民主党派只是一根头发的功劳,一根头发拔不拔去都没有关系。这种说法是不对的。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是联系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从他们的背后联系看,就不是一根头发,而是一把头发,就不可藐视。”(毛泽东《对第一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汇报会的批示》)
      一根头发与一把头发相比较,数量少了,但是这一根头发,除了具有自身的特性外,还具有头发的所有共性,从一定意义上讲,可以代表一把头发。更关键的,这一根头发不是孤零零的,我们在考察一根头发的问题的时候,要想到还有一把头发的问题,同样需要考虑和研究解决。如果我们深入思考,还有新的发现。“(马叙伦)先生等代表上海人民,奔走和平,竟遭法西斯暴徒包围殴打…”(毛泽东《给马叙伦等的慰问电》)不同于没有生命的“头发”,作为“代表”的人能够为被代表的人实施某种作为或者被作为。
      因此,可以看出,代表性是:1,以大量的同类事物的存在为前提;2,数量相对较少的;3、在同类事物中具有典型意义的;4,在同类事物能够起到代为、代言、代理作用。在长期的民主革命、民族解放运动中涌现出的“代表人士”,具有上述全部特点。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我们踏入了新的历史进程,代表人士的内涵也在悄然发生变化。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先来研究一下“代表”的含义了。
      代表是指受委托代替个人、集体、组织办事或表达意见的人,作为现代政治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指由选举产生,替选举人办事或表达意见的人。在中国,有直接选举,更多的是间接选举,再加上委任制、聘任制、考任制等干部选拔任用方式的广泛应用,因此,“代表”并不一定是人民群众的直接委托,是“选举人”或党按照人民的意志间接委托,“代表”兼有“委托代替”和“间接代替”的含义,而且后者应用更广泛。作为一个特定的概念,统一战线中“代表性”,只是从“代表”中获得它的部分内涵,统一战线所谓的“代表性”并不是简单的“间接代替”、“委托代替”,也不是单纯的“替代性”、“代理性”,应该还有更丰富的内涵。
      第一,在直接选举中,人们站在自己的政治立场、利益立场、信仰立场上,依着自己的价值取向、趣味爱好去投票,选举自己的候选人,而在间接选举或委任制、考任制、聘任制中,团体的立场被首先考虑,这就是“政治标准”,不符合团体的政治标准,应该不会得到选拔任用。
      第二,在统一战线的工作对象中,就知识结构而言,中上层知识分子占有相当的比重,专业性是一个重要特点;就职业岗位而言,无论是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还是宗教界人士,其专业性也都不言而喻。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代表性”的含义。当我们考虑到它后面的“一把头发”时,我们是在说它的群众性;在选拔任用时“政治标准”被首先考虑,我们是在说它的政治性;统战工作对象是“特殊”的群众,我们是在说它的专业性。“党外代表人士的代表性是政治性、专业性、群众性的有机统一,就是政治上坚定、专业上突出、群众中认同。”(杜青林《在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交流研讨会上的讲话》)

      二、影响“代表性”的因素

      哪些因素,可能会影响到一个人的代表性呢?一些社会、历史的因素,比如抗日战争,促使一些献身民族独立、解放的斗士涌现出现,成为“代表人士”。生活境遇也会影响一个人的代表性,相同的生活经历、社会地位,面临相同的生活问题的人们,相互之间具有代表性,面临的问题越独特,代表性越强。但这些社会历史因素不是我在这里要研究的对象。这里要探讨的是:一个人,自身具有的一些条件、素质、状态,哪些会影响到他的代表性?
如果是直接选举,问题要相对简单,选票决定他的代表性,当然也存在如何赢得选票的问题。在委托代表或间接代表中,影响一个人代表性的因素要复杂得多,影响选举的那些因素理所当然也要发挥作用。
      影响一个人“代表性”的因素可能包括:
      1.立场
      一个人的政治立场是考核一个人的“代表性”的首要标准。在多数情况下,评价政治立场只有“正确”和“错误”两个选择,错误的政治立场决无成为“代表人士”的可能性。但是在历史和现实中,在正确的和错误的政治立场之间,可能存在一些“灰色”政治立场的人,从团结更多的人的目的出发,这些人也可能成为统一战线团结的对象,但是要记住的是滑向“错误”的“灰色”政治立场不在此列。
一个人的利益立场也影响他的代表性。统一战线内部,允许存在具体的利益差别,站在不同的利益立场上,恰能代表这一部分利益群体表达诉求。而且,一个人的利益立场越独特,他的代表范围可能越小,但是代表性可能会越鲜明。
一个人的信仰立场同他的利益立场一样,影响一个人的代表性。在“政治上团结合作、信仰上互相尊重”的方针下,一个人可能因为他异于社会大多数人的信仰,而成为同类信仰人群的代表,如宗教界代表人士。
利益立场、信仰立场影响一个人的“代表性”,是以政治立场为前提的,没有正确的政治立场,作为政治联盟的统一战线,就失去了团结奋斗的共同基础,作为个人,也就失去了代表性,失去了在统一战线的位置。
      2.权力
      权力与代表性之间不是一种简单的比例关系,更不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甚至可以说权力与代表性之间并无必然的联系。但是如果我们联想到在西方选举中执政党可以动用执政资源为自己赢得更多选票的例子,我们就会认识到权力可能会使一个人更容易赢得代表性。在现实中,一个在政府领导班子中任职的党外人士,因为为人民服务的机会更多,肯定比一个普通群众更有代表性。
      3.地位
      地位是指个人在社会等级体系中的排列位置,在发育完善的社会中,一个人在财富、权力、声望等的等级体系中都会有自己的地位。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情况下,一般说来,地位越高,影响力越大,代表性也就越强。所以,统一战线从自身的功能出发,把工作对象定位为“中上层人士”,是有科学道理的。
      4.声望
      声望是社会对一个人素质、能力、操守、知识、财富、地位等方面的综合评价。素质是指人与生俱来的以及通过后天培养、锻炼而获得的身体上和人格上的性质特点;能力是指顺利完成某一活动所必需的主观条件,能力与知识、经验、和个性特质共同构成人的素质,同时素质也是影响和决定人的能力的关键因素;操守是指人的品德和气节。声望越高,代表性越强,在许多时候一个人的声望甚至就等同于他的代表性。在声望评价中,一个人所具备的各种因素并不是在发挥着同等的作用,有一些因素起着决定的作用,尤其是素质、能力和操守。
      5.知识
知识不一定能为一个人赢得代表性,但是知识肯定能为一个人更容易赢得代表性。因为,掌握知识,意味着掌握力量,掌握更多的话语权。在知识界,这一点尤为明显,对知识的信奉,一如对偶像的崇拜,知识界的学术权威,具有无可争辩的代表性。
      6.身份
      身份是一个人在社会上的标识。一个人的身份,有与生俱来的,如出身等。有后天获得的,如公务员身份、专业技术人员身份、民营企业家身份等,这些身份与职业密切相关。统战工作的一些对象,对身份作了特殊的规定,如民革的发展对象大多是同原中国国民党有关系的人士、同民革有历史联系和社会联系的人士、同台湾各界有联系的人士;致公党的发展对象是归侨、侨眷中的中上层人士和其他有海外关系的人士。具有了这样的身份,才有可能成为这方面的代表人士。
      7.职业
统战工作对象,实际上对职业是作了一些规定的,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是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和自由职业人员,列举的都是职业。统战工作对象几乎都有相应的职业要求,相反,对有些职业,则限制成为工作对象,如军人、外交官、工人、农民等。职业几乎是成为代表人士的最初一级门槛。当然,并不是从事这些职业,就能成为代表人士,必须是行业中的佼佼者。知识、职业、技能及由此赢得的声望,就构成了一个人的“专业性”,专业水平越高,代表性越强。
      8.角色
      职业、身份有时也是人的社会角色,但角色远不止这些。有人说“上有老下有小”,对“老”而言,他是儿子,对“小”而言他是父亲,“儿子”和“父亲”就是这个人在社会中同时扮演的角色。社会为个人提供了为数众多的角色,实际上,每一个人在社会上都不只是一个角色,而是具有多种角色,就象既是“儿子”又是“父亲”一样,一个人就是一群“角色丛”。那么什么样的“角色”容易成就“代表性”呢?这很难说,如果我们把社会角色进行大致上的分类,如:
      管理者——被管理者
      组织者——被组织者
      号召者——被感召者
      著名者——无名者
      就会发现,每一组前面的角色相对于后者,其社会作为更积极、更主动,可称为“积极主动”类角色,后者可称为“消极被动”类角色。一个人,可能既是积极主动类角色,同时又是消极被动类角色,比如县长相对于所属局长是管理者,相对于市长又是被管理者。但这一点并不重要,只要担负有“积极主动”类角色,担负的越多,应该说就更具有代表性。 
      9.作为
      主动关注群体、主动为群体提供服务、主动为群体表达意见的人,最容易、也最应该成为这一群体的代表,一句话,最具有代表性。影响一个人的代表性因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还是看他是否有代表意愿,是否有主动作为,是否有代表能力。其中主动作为,尤其重要。能够主动作为,说明有代表意愿,也预示能力可以在作为中得到提升。

      三、“代表性”的培养

      代表性是可以培养的吗?这需要我们把影响代表性的因素作一个简单的分类。
      有些因素是先天的,如出身,有些声望、地位也随出身而来,“出身名门望族”,这类也是先天性因素。
      有些因素是可以通过个人的意愿和努力获取的,如不是随出身而来的知识、素质、能力、操守、地位,立场以及某些职业岗位也可以通过个人的意愿和努力获取。
      有些因素是可以被赋予的,如权力,某些等级体系中的地位,某些职业等。
      除先天性因素外,几乎所有的因素都是可以被影响的。被赋予的因素,如权力、地位、职业自不必说,自获取的因素,也可以通过外因的影响,使他更快、更好地获得。正是在这一点上,代表性的培养才成为可能。
那么,哪些办法和途径可以培养代表性呢?
      1.政治引导
      政治引导可以帮助人建立正确的政治立场。但是政治引导的效果很难被客观评估,经历大风大浪,最能看出一个人的政治气节。在风平浪静的和平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只能通过他的言论,他对一些事件的认识以及他在具体行为中的表现来了解他的政治立场,而这实际上可能并不一定准确。从政治学的意义上讲,如果能够让一个人长期接受“我们的”政治文化的影响和“我们的”意识形态的灌输,“我们”对他的政治立场的把握性可能就更大。因此政治引导是一个不能停歇、不能间断的过程。占统治地位和主导地位的政治文化、意识形态不去影响他,居于被统治地位、从属地位的政治文化、意识形态就会去侵蚀他。何况,我们的政治文化、意识形态虽然在中国占统治地位,但是在世界政治舞台上,我们还面临着西方政治思潮占主导地位的强大压力。
      2.人事安排
      对党外人士作适当的人事安排,赋予他一定的权力,提升他的地位,可以帮助他增强代表性。在实际工作中,经常看到一个普通的党外知识分子成长为一位颇具影响力的代表人士,党的培养在党外代表人士的成长过程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在目前的人事安排工作中,存在着五对主要矛盾。
一是人才数量与岗位数量的矛盾。人才众多、岗位有限是矛盾的常态,也是干部工作的正常形态。有岗位无人才、拿着帽子找人的情形是不正常的,要加大培养力度。
      二是自然成长与揠苗助长的矛盾。一个人的成长过程是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自然过程,如果这个过程因为某种有意识的人为因素的强力作用,发生重大改变,我们认为就不复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在民主革命时期,党外代表人士多是在斗争中“自然”成长起来的。今天,一个人的专业性,或许可以通过自身努力,“自然”养成。但是,从“专业性”到“代表性”,还有一个艰巨的培养过程。离开了党的培养,一个具有专业性的人,很难赢得代表性;即使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能代表谁”也是一个问题,我们有意识的把一些优秀人才留在党外,实际上就是在对他的代表方向作出规划。干部的自然成长过程是“历数台阶”,每一个台阶都走到。党外干部因为特殊原因,不一定每一个台阶都走到,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揠苗助长”的现象,结果是提拔到岗位上以后,可能会出现暂时“不适应”、“不胜任”的症状。最有效的办法还是“搭台阶”和加强锻炼,在实践中提高能力。
      三是“备”与“用”的矛盾。有四种情形:备而不用、备而必用、用非所备、用其所备。其中,备而不用、备而必用、用非所备都是不正确的,这部分的是因为备和用的权力分离造成的,解决这个矛盾,备和用必须统筹协调。
      四是“好安排”与“难代表”的矛盾。应该说适当的人事安排,能够帮助党外人士的成长,能够增强他们的代表性。但是也有另外一种情况,就是作了适当安排的有些党外人士,与群众的联系逐渐弱化,逐渐失去了代表性。比如,少数作了实职安排的民主党派干部,由于不能正确处理好政府工作和民主党派工作的关系,而不注意参加本党派的工作和活动,就难以很好代表本党派和所联系的群众。
五是委任制与其他任用制的矛盾。在干部委任制中,委任主体对备选干部的选拔任用具有决定权,而在考任制、选任制中,备选干部具有更大的主动权。从“大团结”“大联合”的宗旨可以看出统一战线一直是在“选择”自己要团结的对象。如何在考任制、选任制等新的干部选拔任用方式中贯彻落实党的统一战线政策,是需要我们认真研究的一个课题。
      这些矛盾的两个方面,在对立统一中,发挥积极作用,可以促进党外人士成长为代表人士;发挥消极作用,则可能中断党外人士的成长。
      3. 能力提升
      一个人的能力多种多样,都直接影响到代表性。我们要坚持在使用中培养、在实践中锻炼,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层次、多种岗位帮助党外人士提高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合作共事能力。党外人士的专业技术能力主要依靠自身的努力,我们也要提供必要的支持。通过能力的提升,为党外人士赢得更强的代表性。
      4. 声望培养
      声望是可以培养的吗?赢得声望,可能主要还要依靠自身的努力。这里说的声望培养,主要是通过培养一个人的素质、能力和操守,来提高他的声望。不错,学习可以增强素质,锻炼可以提高能力,教育可以改善操守。但是,一个人的素质、能力、操守并不一定必然为他赢得声望。不管如何,培养可以帮助一个人更好地赢得声望,培养与声望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在党外代表人士的成长过程中,素质、能力、操守的培养,起着积极的作用。
      5.实践锻炼
      实践锻炼,可以提高一个人的工作能力,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实践锻炼,可以让党外人士在实际工作中主动作为,为自己赢得声望,赢得代表性。唯一的问题是实践锻炼的机会在哪里?对于已作了政治和实职安排的党外人士,可以利用统一战线提供的舞台,积极参政议政。对于暂时没有作人事安排的党外人士,自己的工作岗位就是实践锻炼的舞台,要通过刻苦努力,尽快成长为本专业的领军人物,因为,专业能力是考察和选拔党外代表人士的基础。
促进知识积累、引导职业选择、鼓励积极作为等等,同样可以帮助党外人士加快成长,这里就不一一细说。

      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党外代表人士是通过主动参与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成长起来的。今天,党外代表人士的成长过程,是自己奋斗过程和党的培养过程的有机统一,而且,党的培养至关紧要。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正如杜青林同志指出的,是一项事关全局的重要工作,影响深远的战略任务,十分紧迫的重大课题,需要我们深入研究,抓紧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