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壮大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
汇聚县域高质量发展磅礴力量
刘强
梓潼县委书记
梓潼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坚定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精神,深入践行“4321工作法”,不断提升统战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水平,充分发挥统一战线重要法宝作用,为县域高质量发展汇聚磅礴力量。
一、树牢统战法宝地位,在铭初心、担使命中夯实县域高质量发展的思想根基
始终坚持党对统一战线工作的领导,深入践行“4321工作法”,严格落实“四个纳入”主体责任,充分用好“帝乡大讲堂”,先后邀请省委统战部、省民族宗教委领导和省社会主义学院专家来梓开展统战政治理论培训 8次。以深入开展“百年统战史”“喜迎二十大·共筑中国梦”“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奋进新征程”等主题教育活动为抓手,支持统战“两支队伍”建设,实施“大培训、大提升”行动,每年固定开设统战干部、党外人士、宗教教职人员等统战领域培训班5个,推动统一战线思想政治引领走深走实。组建红色文化宣讲人才工作室和“两弹一星”精神宣讲团,开展红色文化、统战文化“七进”宣讲活动,自编自创自演《国魂》《英雄·丰碑》等展示爱国主义、多党合作、民族团结的舞台作品,央视和人民日报5次对演出活动予以报道,通过对“国家精神”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弘扬,引导大家守初心使命。
二、坚定统战法宝自信,在谋大局、守底线中把准县域高质量发展的政治方向
加强党的领导,树立全县统战工作“一盘棋”思想,对大统战各项工作机制进行全面梳理、整合、完善,推动各专项机制常态化运转、实质性运行,各级党委(组)履行主体责任,把统战工作纳入总体工作统筹谋划、协调推进,大统战工作格局不断健全。把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纳入干部和人才队伍建设总体规划,建立63名无党派人士“阶梯成长”档案、172名党外知识分子智库,支持鼓励广大统战干部和党外干部在乡村振兴、信访维稳等急难险重岗位锤炼作风、提升能力,打造一支与我党同心同德的高素质代表人士队伍。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底线思维,加强统筹协调,将风险防控责任落实落细到最小工作单元,切实维护民族、宗教、涉统意识形态等领域绝对安全。
三、发挥统战法宝作用,在拼经济、搞建设中彰显县域高质量发展的统战作为
全面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常态化开展“面对面+键对键”沟通协商活动,全覆盖走访全县市场主体3万余家,收集的意见建议办结率达97.7%,召开银政企专题座谈会12场,协助民营企业贷款110亿余元,同比增长34亿余元,全县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60.2%。发挥人才荟萃优势,打造统战人才经济建设方阵,实施“梓归”人才回引计划,近年来引进无党派、民主党派高层次人才220余人,开发科研课题6个,147人入选“文昌菁英”优秀人才。发挥联系广泛优势,加强与港澳台侨、海内外华侨华人的联谊交友,助推民营企业与新加坡天府商会战略合作,签约两岸合作项目4个、27亿元。推广“统战+企业+品牌+推广”全链条扶持模式,依托“绵品出川”、农博会等平台和商(协)会线下推介、线上直播等营销方式,推动“梓潼造”远销德国、美国等40余个国家和地区。
四、汇集统战法宝力量,在凝人心、聚合力中增进县域高质量发展的互信共识
注重争取人心,坚持党内带党外,在符合条件的联协会成立党支部,实现联协会党组织应建尽建,进一步强化政治引领,推动统一战线成员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注重联谊交友,采取县级领导与党外代表人士结对子、组织各界人士召开经济发展情况通报会等方式,听取统战成员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建议,收集采纳统战成员关于建设公园化城市、培育农产品公用品牌等意见建议50余条,新建文昌公园、崇文广场、滨江公园等3个城市公园,2023年“文昌贡”系列农产品签约金额达12.9亿元,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持续提升。注重发挥基地作用,将统战元素与梓潼特有的文昌文化、红色文化相融合,实施“基地+文化交流”模式,将文昌祖庭打造成“全国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川台文旅交流合作示范基地”,将两弹城打造成“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成功举办第六届海峡两岸文昌文化交流活动,两岸20余家主流媒体宣传报道218条次,两弹城全年接待各地统一战线成员117批次3760余人次,通过基地的有形化展示,增进统战成员“五个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