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四川统一战线 > 统战工作 > 正文
宜宾市珙县:深耕民族文化 助力精准扶贫
http://www.sctyzx.gov.cn/  (2019-03-23 22:10:08)  来源:
分享到: 更多

珙县地处四川盆地南缘,位于川、滇、黔三省接合部,素有“神韵僰都,咽喉重镇”之称。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交通要道为各民族的生存发展和迁移互动提供了条件,使得珙县成为少数民族散杂居重点地区。分别有苗族、回族、彝族、土家族、藏族等14个少数民族,其中,苗族人口占全县少数民族人口的98.8%。2014年,珙县被四川省委省政府批准为享受少数民族地区待遇县。

如何打好“民族牌”,利用民族特色做好少数民族地区的精准脱贫工作?珙县有着深远的谋划。

本固枝荣——脱贫攻坚筑牢支撑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吹响了脱贫攻坚的冲锋号,“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的千年梦想将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实现。“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成为珙县的“主旋律”。

珙县被列入精准脱贫的少数民族贫困人口有2248人,少数民族贫困村23个,主要分布在南部乡镇高寒山区。历史进程的大跨越容易让当地少数民族社会结构、文化心理、生活习俗“跟不上趟”,这也是“穷根”的关键所在。

“思深方益远,谋定而后动。”“为扎实推进脱贫攻坚行动,珙县注重完善顶层设计,构筑起精准扶贫强劲机制根基。有政策做支撑后,珙县打响了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两不愁三保障’等攻坚战,全面实施精准脱贫。”珙县扶贫移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珙县罗渡苗族乡,村民陶兴友正忙着在菜地里割菜喂猪,作为曾经的贫困户,他深刻地体会到了贫困所带来的焦虑。2015年,他在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开始养猪,如今已达到年产160头的规模,成为远近闻名的致富能手。“现在生猪的销售比较稳定,去年最少也有30万元的销售收入。”他说。不仅仅是陶兴友家有这样的改观,珙县乡镇如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贫困群众有了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陶兴友为代表的贫困群众有着深切感受。

珙县全面落实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保障性扶贫政策,确保实现“两不愁三保障”。近五年来,共争取到中央、省、市各级扶贫专项资金15亿元,县本级安排财政专项扶贫资金4.1亿元,统筹实施基础设施建设、住房保障、产业扶持、公共服务等一系列重大民生工程项目。深入推进交通、农业、林业、文化等22个扶贫专项,全面补齐乡镇“三有”、贫困村“五有”、贫困户“六有”短板,全县农村公路总里程达2034公里,通村、通社率分别达91%、83%,通村路硬化率100%。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基础设施是农村发展的关键,必须把基础设施短板补齐了才能盛兴文化。”珙县县委宣传部部长张君认为,要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得首先解决基础问题。之后,一系列“扶智+扶志”政策实施,技能培训、精办“农民夜校”、创建四好家庭、实施文化扶贫、开展“富思想”行动、破“脏乱差”环境,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文化熏陶、学习文化知识、提振精神面貌,激发了少数民族群众的脱贫内生动力。

厚积薄发——文化传承加强竞争力

珙县非遗资源丰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所采取的保护措施也不断完善,但如何把非遗转化成项目、转化成产业、转化成看得见的收入?这曾经是摆在珙县县委县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经过不断探索,珙县通过创造性转化,在传承文明的同时也带动人口脱贫,并通过创新性发展,以现代化的方式为传统文化赋予新的生命。

2010年,珙县苗族蜡染被国家文化部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珙县苗族蜡染传承主要是靠祖辈及师傅传授,珙县罗渡苗族乡槽门村的王力洪是苗族蜡染的传承人,除了教会几个子女蜡染技艺之外,只要有人来学习蜡染技艺,王力洪都向他们一一讲解。“从来没想过这会给我带来多少收入,自从举办花山节、文化节之后,经常都有游客向我订做蜡染作品。”通过不时的非遗文化展示,她的蜡染渐渐有了知名度,每年能收获上万元的订单。

和王力洪的情况相似,玉和苗族乡凤凰村的村民熊玉兵靠着“卖文化”也走上了致富路。在一次民俗文化展示上,熊玉兵靠着他精湛的芦笙制作技术,和一位贵州的顾客结下缘分,从此熊玉兵走上了“订单文化”之路,“靠着定做芦笙,每年都能挣好几万元。”熊玉兵说。

高粱、麦秆是农村常见的闲置物品,但是经过珙县手工艺人的加工,现如今已经能实现华丽的“变身”,这些工艺品可以卖到几百元甚至上万元。在珙县农耕文化传习馆里,这样的“转变”每天都在发生,从这个传习馆走出的一些手工艺品甚至远销世界各地。

“珙县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很有优势,精美的手工艺作品不仅让世界领略农耕文化、苗族文化的魅力,也让手工艺人荷包鼓了起来。”据农耕文化传习馆负责人白高永介绍,在国际市场上,麦秆画是一个高附加值的文化产品,每幅售价从200元到1万元不等。目前,麦秆画传习室一年的产值达到300多万元,有的传承人一年有40万元的收入。传习馆成立至今,蜡染传习室的产值超过100万元,普通手工艺人一年可增收两三万元。

化茧成蝶——民族文化重现创造力

如何利用好苗族传统文化?玉和乡的思路是将传统苗族文化搬上荧幕,搬向舞台。“通过玉和苗族乡农民文化理事会凤凰分会,我们规模化地组织村民演出,不仅在节庆活动进行演出,在平时也能通过演出挣钱。”据凤凰村村主任杨代强介绍,村民加入演出,不仅能够利用好空闲时间,还能实现资源的转化利用,将文化真正变成财富。

为此,凤凰社区成立了三支专业的演出队伍,演员均由村民组成,平时利用空闲时间排练节目。演出队伍不仅在节庆活动集中演出,平时也能在农村展演获得收益。2018年,凤凰社区三支队伍总收入近百万元。

据了解,珙县塑造了特色乡村文化风貌,打造一村一品的乡村文化,建立独具特色的文化小镇已成为了全域文化旅游发展的一个新的关注点。因地制宜地在文化、旅游和扶贫之间搭上一座“桥”,用苗族传统文化来为扶贫“造血”。目前,珙县苗族文化品牌初步形成。罗渡苗族乡“花山浓情”苗族文化节已成功举办四届,并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玉和苗族乡的苗年节活动已成功举办了4年,深受广大苗族同胞以及社会各界的赞扬和欢迎;观斗苗族乡一年一度的赶苗场活动从2009年开始至今连续举办了9年,已成为川滇两省毗邻地区苗族同胞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节日。

“近年来,我县苗族文化得到了有效地传承和弘扬,在国家、省、市、县的文艺舞台上都得到了展示,我县搜集整理的苗族原生态民歌《亚罗卡德罗》《朵荡之哟》《哒啦哩啦》在参加全国、省、市演赛活动中多次获奖。”说起这些文艺节目,珙县旅游文化局副局长罗允伟如数家珍。

一场场与文化的邂逅,为珙县的产业发展带去活力。目前,珙县共有各类民间演绎团队230余支,从业人员4000余人,年均演出超过2.5万场次,行业年产值超过8000万元,推进了乡村文化振兴和文旅融合发展,促进了文化产业增收。

(珙县县委统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