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德胜集团钒钛有限公司是德胜集团布局在四川的核心企业,是全国五大产钒企业之一。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集团业务涉及钒钛钢铁、现代农业、新能源、先进制造等领域。公司聚焦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上精准发力重要指示精神,围绕省委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部署方向,立足攀西钒钛资源,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率先走出了一条由普通钢铁冶炼到以钒钛资源综合利用为核心的区域钢企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之路。
“十四五”期间,公司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六大优势”产业提质倍增计划和市委、市政府先进制造业倍增计划,将以建设全国最具竞争力高端钒钛新材料企业为目标,确定了“把钢铁转化为副产品,打造钒钛新材料”的新发展思路,围绕钒钛钢铁、钒深加工、钛深加工等产业链延链强链,依托企业16个自建和共建科技创新平台,专注提升钒钛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力争在“十四五”末期实现钒钛产品高端化和总产值超300亿元、利税总额超25亿元的倍增目标,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在差异化中成为“专而精”
在技术创新中磨砺“金刚钻”
四川德胜钒钛
找到了自己独有的道路
企业钒钛资源综合利用情况
公司始终坚守以钒钛为核心的竞争力打造,积极探索实践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之路,在全国民营钢企中率先实现了由普通钢铁冶炼到钒钛资源综合利用的升级转型,钒钛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处于领先地位。
炼铁厂新建4号高炉中控室
在矿山端,拥有开发利用低品位钒钛磁铁矿资源的核心先进关键技术,一是实现高品级含钒铁精矿低成本工业化生产,选铁回收率≥56%;二是实现高质量46钛精矿低成本工业化生产,选钛回收率从20%提高了40%;三是突破利用攀枝花46钛精矿低成本加工生产50低钙镁钛精矿的关键工艺技术;四是实现综回收利用钒钛磁铁矿资源中伴生的硫、钴、镍等有价元素,形成硫钴精矿产品(S≥35%),年产量达8000吨以上。
炼钢转炉提钒
在钒钛冶炼端,自建共建省级重点院士专家工作站、钒应用技术推广中心等16个科创平台,已取得钒钛冶炼领域授权专利487项,其中发明101项。
企业绿色低碳发展情况
公司始终把绿色作为企业发展的底色,坚持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一是全面推进超低排放改造,截止目前投资15亿元,完成超低排放改造项目二十余个,污染物减排效果显著,相比2020年,颗粒物减排比例达到42.26%,二氧化碳减排比例达到63.84%,氮氧化物减排比例达到49.31%;二是固废实现源头减量及资源化利用,钢渣通过破碎、磁选、筛分等流程,筛选部分回用于生产,水渣外售建筑企业,作为水泥、轻质隔墙板等建筑材料生产原料;三是能源二次利用,全面回收利用余热、余压、蒸汽等二次能源用于发电,在没有焦化工序前提下自发电比例达68%,节约标煤近20万吨四是废水零排放,形成封闭式循环利用模式,园区生产污水经内部污水处理站处置后回用于生产,不外排废水。具体实施方案包括积极打造绿色发展产业链条以及研发绿色发展重点技术。
绿色德胜钒钛循环经济园区
德胜智能智造
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是德胜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核心,2017年公司提出了钢铁产品全生命周期管控体系和以财务为核心的一体化运营体系;利用信息技术整合上下游产业链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的钒钛产业链信息化生态圈;立足管理变革,构建一套以工业互联网为载体,组织和管理变革为核心,服务增值化为目标的企业智能制造平台的“211”总体目标。
德胜钒钛生产能源信息化管控大厅
钒、钛新材料创新平台建设
公司为破解钒钛新材料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的“卡脖子”难题,自建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钒钛资源高效利用中心、乐山市钒钛工程研究中心,共建了钒应用技术推广中心、四川省钒钛新材料制造业创新中心、川渝冶金绿色智造与资源循环重点实验室等16个创新平台。
公司成功创建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
钒、钛技术创新
目前,公司主要从四个方面推动钒钛新材料技术创新工作。
一是高炉渣中钛资源回收利用,开展含钛高炉熔渣改性制备人造金红石技术研究。
二是钒铬清洁联提技术,采用以钒渣为主的含钒原料,利用新型焙烧技术,对钒渣进行高效焙烧实现钒铬同步转化,通过分离提纯分别制取得到五氧化二钒产品和铬系产品,实现钒铬高效清洁低成本联提。
三是钒液流储能电池,公司高度关注新能源行业及储能领域,看好全钒液流储能发展前景。
四是钒钛磁铁矿非高炉冶炼技术,针对攀西地区钒钛磁铁矿品位低、多种元素共伴生的特性,开展非高炉冶炼技术研究,探索最适宜的钒钛磁铁矿非高炉冶炼技术,实现钒钛铁精矿中铁、钒、钛资源的回收利用,并较传统高炉冶炼减少碳排放约50%-60%。
在整体过剩中找到结构性短缺,找准属于自己的赛道,无疑是德胜钒钛决胜市场的关键。
公司专业技术提升班开班
德胜钒钛从普通钢铁到钒钛钢铁,再到钒钛资源综合利用的产业升级,从传统制造到服务型制造的转型发展,得益于紧扣国家发展脉搏,紧紧抓住国家化解过剩产能等契机,依托四川攀西钒钛资源优势,及时调整战略发展思路和路径,坚定走特色钒钛钢铁发展之路,按“以钒为纲、钒钛并举,循环利用、绿色发展”的产业发展规划,致力于打造钢铁、钒、钛、装配式建筑、智慧物流五大产业链为主的全产业链,对内夯实差异化竞争力,对外打造产业协同优势,构建产业生态圈,加快推进高质量转型发展。在发展战略上,长期坚持以钒钛资源综合利用为核心;在战略规划上不再盲目和片面追求钢铁规模化,而是致力于钒钛产业的升级发展、差异化发展,全力打造五大产业链,提升竞争力;在发展路径上依靠科技创新、全员创新推进五大产业链的强链、延链,推进企业绿色化、低碳化、智慧化发展,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和低成本竞争优势;在生产经营商上,坚持战略采购、战略营销理念,拓展以德致胜、合作共赢、竞合共生的德胜文化,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夯实战略合作关系,推动了内外双循环,打造了共生共荣、协同发展的钒钛产业生态圈,走出了一条符合西部内陆钢企实际的差异化竞争之路,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来源:川商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