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四川统一战线 > 统战时讯 > 正文
【聚焦省两会】省政协委员陈琴:加快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http://www.sctyzx.gov.cn/  (2024-01-25 17:44:58)  来源:四川统一战线

四川作为农业大省,肩负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重任,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全省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以更高的政治站位看“三农”、坚持以更实的工作举措抓“三农”。近年来,随着我省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一系列措施落地见效,各地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普遍提高。但是,不同类型的乡镇、村庄受限于其地理条件、资源禀赋和区域文化,发展程度有较大区别。因此,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需进一步探索适合本地的发展路径,久久为功持续用力。

为此,省政协委员陈琴建议:

一加强领导完善推进机制

各级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统筹领导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尽快理顺农业农村部门、乡村振兴部门职能职责,建立职责分工明确、多部门联动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推进机制。

二提高乡村规划数量质量

合理有效的村庄规划,有助于明确乡村发展方向和目标,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人居环境改善。目前大部分地区村庄规划还处于试点起步阶段,缺乏明确的定位和发展方向,需要借鉴先进地区相关经验,专项资金、专业团队支持启动乡村规划工作。

三加快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

乡村振兴,首要任务是产业振兴,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围绕“农业丰收、集体创收、农民增收”中心思想,实施“三高”专项行动,推进“三品”工程建设,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要做深做实“土特产”文章;要全面落实田长制,坚决守住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底线;要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特别是烘干仓储物流体系支撑;支持建立以集体经济组织为基础平台的资本下乡、农民回乡返乡创业体制机制,强化集体经济壮大和发展;宜商则商、宜农则农、宜旅则旅,要充分挖掘各地资源,因地制宜发展休闲旅游、文化体验、健康养老、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

四盘活土地资金要素资源

因配套政策不齐,各地应强化用地保障,合理安排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盘活点状建设用地、闲置农房、宅基地,持续推进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继续推广“土地大托管”“土地银行”等模式,大力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保障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重点项目用地需求。各级财政应加大投入力度,坚持把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作为一般公共预算优先保障领域,深化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集中财力、聚焦重点,坚持示范引领和以点带面,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积极探索实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

五强化乡村人才培育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选优配强村级班子、产业发展引路人、集体经济组织管理人,尤其是支持建立大学生参与村级事务和集体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大力实施引老乡、乡贤回故乡建家乡,助力和美乡村建设,提升村级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通过多种方式吸引民间资本投资人入乡,培育本土产业带头人和产业大户。加强年轻干部下沉、优秀党政人才下基层等顶层设计,引导优秀人才投入到农村建设中来。

六持续改善人居环境

坚持村镇一体、抓镇带村,推进省级百强中心镇建设,加快建设一批产业强镇、文旅强镇和商贸强镇。推广先进村经验,健全路网水网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坚持因地制宜,推行精准管理,继续提升乡村环境美化水平,加大生活污水和厕污共治处理设施建设力度,推进乡村生活垃圾治理,持续开展村庄适度科学绿化、美化、亮化工程,打造农民群众安居乐业的便利生活圈。

(致川研、致川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