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由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编写、武维华主席作序的《九三学社史》正式出版。作为一名九三学社社员,我在第一时间就购买了此书认真学习,并在社的79岁生日之际写下我的阅读感想与社员们分享。
这部社史分为正文、附录两大部分。正文约21万字,按中国近现代史重要历史节点划分为8章,从抗日战争后期的形势和民主运动的兴起起笔,以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作结,全面回顾了九三学社创建、发展的历史过程,充分反映了九三学社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携手同行的奋斗历程,集中展示了九三学社在国家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中做出的重要贡献。附录约6万字,记录了1944年至2020年间九三学社大事件。
28万字的社史,它很轻,轻得我们一只手就能稳稳地拿起来。它也很重,重得需要历代九三人接续努力。抚卷沉思,不觉热泪盈眶、心潮澎湃。
这一部社史,是九三学社的告白书。1945年9月3日,在日本签字投降正式生效的这一天,民主科学座谈会正式更名为“九三座谈会”。孕育于民族危难之时的九三学社,作为一个民主党派,踏上了中国的政治舞台。“九三”的命名,是对伟大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庆祝和纪念,更寄托了九三先贤们对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期冀和期盼,真挚表达了对国家、对人民的无限深情,后来的九三人,无一不秉承了这份赤诚和忠贞。
这一部社史,是九三学社的担当史。1949年9月,九三学社作为民主党派之一参加了新政协,走上了为社会主义服务的道路。改革开放尤其是中共十八大以后,党派将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中,就三峡工程建设、三江源保护等重大课题深入调研、积极建言,在助力精准脱贫、乡村振兴、民主监督中,打造“同心树人”、“同心康福”等社会服务品牌,广泛实施“九地合作”“九三学社中央院士科普行”相关项目,为国家、地方的发展提供支持帮助,传承弘扬了“爱国、民主、科学”的优良传统。
这一部社史,是多党合作事业的宣传册。它清楚地告诉我们:只有始终坚持不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团结奋进,才能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道路上大跨步向前。只有学社史、明初心,才能不断增强九三社员的政治领悟力和判断力,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国内外复杂形势中保持定力、清醒认识。
一部社史,叙的是奋斗,述的是热爱。她像一盏明灯,照亮了过往的历程,也指明了前行的方向。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围,围绕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制定的大政方针,更加凝心聚力、切实履职尽责,展现九三精神、彰显九三担当,以实际行动续写九三学社新篇章!
(蒲小兰 九三学社省委直属巴中委员会社员、巴中市通江县中等卫生职业学校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