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娅婧:七十五载征程寥廓 风好扬帆再启新程——谨以此文献礼“五一口号”发布75周年
http://www.sctyzx.gov.cn/  (2023-07-10 15:24:24)  来源:民革四川省委

二十三项序号,谱写初心永怀的不朽华章;

二十七处修改,迎来多党合作的豪迈新篇;

一千三百余字,凝聚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

风卷残云如卷席,旭日升腾出东方

那一年,多灾多难的中华民族刚刚把日本帝国主义赶出家门,蒋介石的独裁专制无疑又让水深火热的黎民百姓雪上加霜,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狼烟再起,民不聊生。

一九四八,解放战争进入第三个年头。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队进行战略决战的时机已然到来,在西北、在中原、在华东、在祖国大地上,各个战区战役捷报频传,国民党的败亡和共产党的胜利已经指日可待。国统区一片凋敝,民不聊生,国民党的达官贵人们却日夜笙歌,腐败敛财。国民党独裁统治尽失人心,共产党提出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号召得到中国有识之士的广泛认同。

在中华民族两种前途、两种命运大决战中,共产党依托时局,高举统战大旗,邀请各民主人士到解放区参观。共产党的团结、争取、鼓励、支持让各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从“第三条道路”的梦幻中幡然清醒,更加迫切地为家国前途而奔走。各民主党派热切地期盼着中国共产党呼起振臂,等待着中国共产党领航高歌,建立民主联合政府,一起推翻国民党独裁政权,迎接一个独立、民主、和平、统一的新中国!

“五一口号”发布之前,南洋华侨领袖陈嘉庚提议:解放区应紧急成立联合政府政权机构,以对抗国民党伪国大后的局面。民盟中央负责人沈钧儒向中共中央提议:解放区应成立产生联合政府的筹备机构,以对国内外号召否认蒋介石伪总统。沈钧儒希望中共考虑,可否由中共通电各民主党派,建议开人民代表会,成立联合政府,或由各民主党派向中共通电提出此项建议。这些意见引起了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中央领导人的高度重视。他们认为,以各民主党派的团结为宗旨的统战工作即将进入新阶段,对外公布共产党政治主张、提出新中国政权蓝图的时机悄然成熟。

泱泱华夏,乌云蔽日;为国为民,寻贤四方。

五月惊雷,炸响乾坤;洪钟巨响,满腔衷肠。

 

五一口号山中起,响彻云霄天下应

4月30日,中共中央在河北省阜平县召开城南庄会议,会议讨论通过经毛泽东同志修改后的《中共中央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5月1日,《晋察冀日报》头版头条刊发“五一口号”。“五一口号”初稿共25条,毛泽东同志对其逐字逐句审核,共修改27处,修改后的“五一口号”共23条。时任晋察冀日报社编辑科长陈春森清楚地记得毛泽东同志亲笔在原稿上将第五条:“工人阶级是中国人民革命的领导者,解放区的工人阶级是新中国的主人翁,更加积极地行动起来,更早地实现中国革命的最后胜利”修改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这一修改,是中共中央建国方略的高度概括,是正式向国内外宣告新政权的成立与新中国的建立,是中国共产党人向多年来与中共风雨同舟、肝胆相照的各民主党派及民主人士发出的号召,更是开启了中国共产党协商建国的精彩华章!

“五一口号”通过电波传遍祖国大江南北,这嘹亮高呼也飘向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李济深的公寓前,中环半山区罗便臣道92号门庭若市,他们与在港的各民主党派代表一起对“五一口号”进行热切讨论。5月5日,决定作出最积极的回应: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李济深,中国民主同盟沈钧儒、章伯钧,中国民主促进会马叙伦、王绍鏊,中国致公党陈其尤,中国农工民主党彭泽民,中国人民救国会李章达,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蔡廷锴,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谭平山,以及无党派人士郭沫若12位民主人士联名致电毛泽东响应中共“五一”号召,拥护召开新政协,建立民主联合政府。“五五通电”迅速响彻神州,一呼百应。

推诚相见,和衷共济;献我绵薄,共策前行。

协商建国,合力划桨;巨澜奔涌,同舟共济。

 

共商国是迎大典,民革心向祝凯歌

李济深,著名民主革命家、国民党内军政界元老和民主派领袖、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主要创始人、领导人之一。福建政府事变的失败、蒋介石的一意孤行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令他感到极端失望,愤然离职出走香港。他和一些爱国民主人士在香港组织成立“中华民族革命同盟”,广泛吸纳爱国民主人士,积极推行民主政治,大力开展反蒋抗日、民族独立的宣传工作。也正是在这一时期,李济深与中共中央就联合抗日局面、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问题保持着频繁书信往来,随之也建立起密切关系。“五一口号”发布后,民革积极响应并单独发表声明“号召本党同志,全国人民为新政协之实现,人民代表大会之召开,民主联合政府之成立而共同努力!”

历史的车轮驶入一九四八下半年,毛泽东等人移驻西柏坡办公。时任中共中央副秘书长、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说:“从1948年9月中央政治局会议以后,党中央最大的工作是两件,一是打仗,一是统战,中心是打倒蒋介石、建立新中国。”9月26日,中共中央发出通知,决定“将中央城市工作部改名为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管理国民党统治区工作、国内少数民族工作、政权统战工作、华侨工作及东方兄弟党的联络工作”,赋予其筹备并具体负责召开新政协、接待安排民主人士的任务。毛泽东亲自致电李济深等在港各民主党派领导人及无党派民主人士,以极大诚意邀请在港民主人士前往解放区,共商新政治协商会议的筹备和召开等问题,在中共拟定的北上解放区邀请名单中,李济深名列首位。

当和平的阳光照在中华大地的时候,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54门礼炮齐鸣28响,人群、旗帜、彩绸、鲜花、编织出喜庆的锦绣河山,神州万里共庆华诞!

晨雾微茫,朝霞映红;怀仁堂内,群贤毕至。

一代伟人,挥斥方遒;主峰定向,巨龙腾飞。

(上图人物从右至左依次为:毛泽东、朱德、宋庆龄、李济深)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举国欢庆,天安门城楼上的开国大典。民革名誉主席宋庆龄、主席李济深同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一起登上天安门城楼,共同见证这新中国成立的神圣与庄严!

在新中国的各个历史阶段,民革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成员,从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到发展爱国统一战线,从顺利实现社会主义改造到促进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民革人始终坚定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祖国统一为重点,同中国共产党想在一起、站在一起、干在一起。穿越血与火的战争烟云,历经建设与改革的风雨洗礼,民革七十五载岁月峥嵘,已是一个成熟有作为的参政党,肩负着强烈的政治责任感。中共所需,党派所能,在全国两会上、在民主协商会议上、在座谈会议上,重点聚焦社会和法制、“三农”、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等参政议政工作,把党派成员的家国情怀转化到参政为民的生动实践中。

铮铮誓言,笃定铿锵;知所从来,思所将往。

建言献策,并肩奋斗;伟大征途,江山多娇。

风吹过耳畔,新时代激荡人心。在纪念中共中央“五一口号”发布75周年、民革成立75周年之际,作为亲历参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复兴的新时代青年、民革事业的继承人,我从民革先辈的丰功伟绩中感悟着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不忘合作初心是民革的立党之本;从多党合作的壮阔历程中感悟着加强自身建设,积极履行职能,是民革的成事之方;从革命志士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终身的坚定信念中感悟着孙中山先生爱国、革命、不断进步的精神,是民革的理想之核。

无论时光荏苒,我愿为之砥砺奋进,步履不停,以实干奋进书写不悔青春,交出一份无愧于伟大时代的优秀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