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四川统一战线 > 各地统战工作 > 宜宾 > 正文
【宜宾】屏山光伏绿证领跑全省区县 “光伏+”撬动县域绿色转型
http://www.sctyzx.gov.cn/  (2025-08-23 20:42:34)  来源:四川统一战线

近年来,屏山县认真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抢抓新能源发展机遇,大力打造光伏应用场景,在装机规模、绿证申领、发电效益及模式创新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走出了一条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绿色发展新路。

装机规模稳步提升,多元模式全域布局。

屏山县通过“工商业分布式+户用光伏+农光互补”等多元模式,积极构建全域光伏发展格局。目前,已建成总装机107.72兆瓦项目,已全部并网(其中,工商业分布式光伏98.28兆瓦,农村户用光伏9.44兆瓦。)。另有13.55兆瓦在建项目和43.67兆瓦规划储备项目。

据屏山县兴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建介绍,相较于2024年,今年新增了宜宾天之华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致景纺织科技有限公司、碳为科技有限公司、四川福镁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屏山职业技术学校、宜宾市中山街小学屏山学校、屏山县人民医院江北院区等光伏项目17.2兆瓦,年发电量预计可达约1400万千瓦时。

创新实践亮点纷呈,综合效益显著提升。

位于屏山县经开区的高景光伏项目,是当地首个多场景复合光伏分布式示范项目。该项目总装机25兆瓦(5个5兆瓦子项目),占地433亩,创新采用“农光互补+渔光互补+休闲观光”模式,即地面区域实现“板上发电、板下种植”,水面区域利用闲置人工湖进行渔光互补,并配套观景平台等休闲设施。

此外,屏山县还积极探索“光伏+零碳办公”创新模式,引领绿色办公新风尚,如县行政中心1.9兆瓦项目年发电量约157万千瓦时,推进了机关办公区能源基本实现自给自足,营造了良好的机关职工绿色办公和节能减排氛围。目前,全县光伏发电量已突破5400万千瓦时,相当于节省了16237.8吨标煤,相应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44496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4482千克,减少氮氧化物排放量7182千克,减少烟尘排放量918千克,减少了有害物质排放量,减轻环境污染,同时不需要消耗水资源,也没有污水排放。减排效应明显,具有很好的环境效益。

光伏绿证交易领跑全省区县,东西部协作彰显价值。

光伏绿证不仅是环境权益的记录工具,更是连接“低碳目标-经济效益-政策合规”的核心枢纽。近年来,屏山县高度重视光伏绿证申领工作,绿证申领数量不断取得新突破。截至2025年7月底,全县累计申领光伏绿证21305张。

绿证的价值,最终通过市场交易来实现。在东西部协作框架下,屏山县与浙江等东部沿海省份建立了绿色能源合作长效机制,通过技术共享、市场联动等模式推动绿证跨区域交易。自2024年以来,屏山县已累计完成与浙江省海盐县杭州湾投资集团等光伏绿证销售交易5800张,目前正在对接园区有意向购买绿证的企业,预计2025年能达成绿证出售10000张以上,这充分体现了屏山县绿电的市场认可度和东西部产业协作的显著成效。

强化运维与未来规划,保障产业长效发展。

据杨建介绍,为确保光伏项目长效运行,屏山县兴纺公司引入四川能投作为专业运维单位,对全县光伏设施开展全面排查维护。同时,通过整合发电数据、规范收益管理,构建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

下一步,屏山县将继续加大光伏投资建设力度,积极包装融资项目,并做好已建成光伏项目的运维工作,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同时紧盯国家政策,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吸引光伏上下游企业入驻。

从光伏绿证数量领跑全省区县到农光互补等实践来看,屏山县正以光伏应用场景为重要支点,有效推动县域经济绿色转型。随着更多项目的落地和绿证价值的持续释放,屏山县正成为四川省践行国家“双碳”战略的生动样本和成功典范。

(供稿:屏山县委统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