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自流井区统一战线着重坚持基层统战导向、资源分布导向、流量需求导向,以统战元素寻找基层单元格,在基层大力实施“同心”工程,精心打造集旅游性、研学性、体验性为一体的现代化统战阵地,在高校、医院、企业等党外知识分子较为集中的行业领域,打造一批党外人才专家工作室,建立助学支教、医疗卫生、法律服务等9支同心志愿服务队伍,持续擦亮“亮眼护瞳”“烛光行动”“玫瑰计划”等8大公益活动品牌,惟实励新、精进臻善演绎“同心共创”故事。
激活“绵绵出力”的统战动能,搭起基层赋能“最大舞台”。找准统一战线服务中心大局的切入点,长远部署阵地建设工作,精心设计阵地统战元素,用好用活阵地统战成员,先后搭建起自流井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实践创新基地(自流井区社会组织孵化园)、自流井区统一战线助力乡村振兴创新实践基地(自贡尖山乡村振兴学院)、自流井区民族团结交往交流交融故事馆等15个基地组成的统一战线品牌矩阵。通过深挖统战文化渊源、完善基础配套设施、扩大媒体宣传辐射,进一步吸引社会资本的引进和组织成员的入驻。孵化园成立以来吸引上海、成都及本市30个社会组织挂牌,孵化培育“新动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等社会组织126个、社区社会组织322个;乡村振兴学院成立以来,举办电商培训班16期,累计培训电商人才1200余人次,统战阵地正在逐步成为创新的孵化地、活动的策源地和品牌的集聚地。
放大“双向奔赴”的集聚效应,补位服务群众“最后一米”。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梳理辖区统战资源,挖掘培育基层统战成员中的能人达人,构建类型多、覆盖广的党外人才专家工作室,现已吸纳医生、律师、农技专家、企业负责人等60余名“能人”,分类别成立21个党外人士功能型工作室,进一步激发“能人”效应,为基层治理注入更新鲜、更专业的动力源,提升居民幸福指数。同步建立法律、医卫、教育、文化、经济等专家智囊库,聘请142名专家志愿者划入助农增收、经济发展、教育关爱等9个“同心”志愿服务队,将个体优势转化为团队优势。志愿服务队与重点镇(街)建立对口合作联系,实施“一对一”全覆盖帮扶,建立服务项目台账,通过需求联采、资源联享、问题联解、成效联评,进一步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和问题的高效解决。志愿者服务队成立以来,累计开展送教下乡、送医下乡、送文化下乡、法律宣讲活动220余场次,开展专业培训40余场次。
彰显“久久为功”的示范作用,汇聚社会服务“最亮星光”。以“同心绘井·共未来”品牌为总牵引,按照“一党派(社团)一特色”工作思路,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统战社团特色专业优势,持续扩大民革“亮眼护瞳”、民盟“烛光行动”、民建“玫瑰计划”、农工党“医药下乡”、九三学社“科技下乡”等8大特色品牌效应,延伸基层统战工作服务触角,提升统战社会服务工作的影响力和辨识度。把科学技术送到田间地头,把健康知识带到群众身边,一个个贴近群众生产生活、为群众解难的服务项目,彰显出‘一党派(社团)一品牌’创建的成效。据不完全统计,近五年来,全区各民主党派、统战社团共开展各类社会服务活动300多场次,8万余人受益,资助贫困学生600余人,各类项目捐赠金额150余万元。(自流井区委统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