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四川统一战线 > 各地统战工作 > 巴中 > 正文
【巴中】南江县统战主动问诊,政协上门把脉
http://www.sctyzx.gov.cn/  (2025-07-28 23:45:12)  来源:四川统一战线

七月的南江,蝉鸣裹着热浪。7月25日南江县委统战部联合南江县政协民族宗教界别委员,顶着35℃的高温,带着“把问题带上来、把办法送下去”的初心,走进集州街道杨家河社区,开展“统战+政协”联合调研,用“望闻问切”的细致、“把脉开方”的专业,为社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体检”“赋能”。

现场调研:脚步丈量“石榴籽”的温度

上午9点,调研组一行来到杨家河小区看望民族同胞刘丽江、金叶飞和江明胜。在刘丽江和金叶飞居住的小区内,县政协主席苏伟和两位民族同胞拉起了家常,询问他们在杨家河社区工作生活情况,耐心地听他们提出的意见建议。

“你什么时候在这里开始经营的?”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赵燕飞,在牛肉馆内与回族经营者江明胜聊了起来。江明胜热情地介绍了自己在杨家河经营情况,在离开的时候他用流利的回族语言向调研组一行表达他的感谢与祝福。

穿过阶梯,调研组走进了杨家河社区的民族文化建设区。墙上挂着“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授牌,书架上摆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故事集》。社区党委副书记陈梅介绍:“这里全天开放,既是文化展厅,也是‘充电课堂’,根据多年的民族工作经验,社区总结出了‘九个一’工作法,深入践行守望相助理念,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走到社区“民族联谊室”,这里是将原矿业集团废旧礼堂等矿区闲散资产和社区闲置资源进行统一规划和亲民化改造,规范打造集舞蹈、棋牌、文化展览、家庭影院为一体的“民族联谊室”,成立麦芒部落工作室,常态组织各类联谊活动,各场所按需预约、免费使用,实现了社区民族联谊活动场地“从无到有”的突破。

座谈交流:围炉共话“成长中的烦恼”

上午11点,调研组与社区“两委”、居民代表、民族工作专干围坐成圈,一场“不设剧本”的座谈会就此展开。

“社区变化翻天覆地!”老党员金叶飞率先发言,“我们要传承和发扬少数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维护和守护我们的独特习俗和风俗。同时,我们也要积极融入现代社会,学习现代知识和科技,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养,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建议开设“民族邻里课堂”,每周邀请各族居民轮流分享民俗故事、生活技巧,比如教跳民族舞蹈、讲解传统节日习俗;开展“结对认亲”活动,组织不同民族家庭结对,在搬家、就医、孩子接送等小事上互相搭把手,形成“一家有难大家帮”的氛围。”蒙古族政协委员赵晓红在会上贴心地提出意见建议。

建言献策:开出“定制化”发展良方

针对问题,调研组当场“把脉开方”,既有“共性药方”,也有“个性配方”。

县政协主席苏伟现场强调,要用好“有事来协商”平台解难题。要依托杨家河社区协商议事平台,组织委员围绕各族群众普遍关切的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具体问题,深入社区开展“小微协商”。政协相关委室要发挥组织协调作用,确保协商议题精准、过程规范、成果转化,推动解决实际问题。在协商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各族群众参与,增进相互理解,凝聚“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共识。

依托“书香政协”活动促交流。积极在杨家河社区推动委员读书活动,支持委员在社区设立工作室和读书室,结合自身专长,开展政策宣讲、法律咨询、健康讲座、技能培训,为各族群众提供学习交流平台。鼓励文化文艺界委员牵头,联合社区举办民族文化展示、非遗体验、文艺展演等活动,促进文化互鉴交融,增强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强化民主监督与社情民意反映促落实。要组织委员围绕老旧小区改造、公共服务均等化、民族政策落实等涉及各族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开展专项视察或民主监督,查找短板,提出改进建议。畅通社情民意信息渠道,组织委员深入社区、联系界别群众,特别是少数民族代表人士,及时收集反映涉及民族关系的社情民意,为县委、县政府完善政策、优化服务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推动解决实际问题。

这场持续4小时的“把脉问诊”,让杨家河社区的干部群众心里暖融融的——他们知道,统战部门的“主动问诊”、政协的“上门把脉”,不仅是解决问题的“及时雨”,更是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的“长效方”。

正如社区党委书记刘建林在座谈结束时说的:“以前我们自己‘摸着石头过河’,现在有了‘统战+政协’的‘导航仪’,社区的发展路只会越走越宽、越走越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