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丕模,广元市昭化区人,现年50岁,市政协委员、民建广元市昭化支部副主委,广元市天垠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
2009年,怀着反哺故土,带领乡亲共同致富发展,挖掘、培育、发展当地优势特色产业猕猴桃的理想,在昭化区招商引资政策的感召下,放弃多年在外打拼的事业,返乡创业建立广元市天垠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经过近十年的不懈努力,公司不断壮大,成为当地猕猴桃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致富后的徐丕模,始终牢记自己是一名民建会员,他积极参与“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主动投身当地脱贫攻坚工作,通过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科技扶贫等一系列举措,做群众的贴心人。
产业扶贫 帮助群众“拔穷根”
在全国脱贫攻坚号角吹响以后,徐丕模第一时间响应,创办了昭化区天祥猕猴桃专业合作社,把当地村民尤其是贫困户团结到合作社,带领大家一起脱贫致富。
“当时很多农户不愿意或者没有资金加入专合社,我就挨家挨户上门做思想工作。担心风险的,就给他们解释分析合作社运行模式;没有资金的,就帮助解决资金困难……”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徐丕模感叹,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努力,最后老百姓都愿意跟着他干。截至目前,该合作社社员已经累计达470余户,其中贫困户社员146户。当地贫困户基本实现全覆盖,该合作社也被评为省级示范社。
2015年底,天祥猕猴桃专业合作社获得了政府给予的100万元财政资金支持。当时正值天垠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建猕猴桃精深加工厂,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但徐丕模却认为贫困户比他更需要这笔钱,于是不顾家人反对,当机立断,将这笔百万资金按照户均6849元的标准分配给合作社146名建卡贫困人员,并折合成股份,由合作社统一经营。
五年来,天祥猕猴桃专业合作社共给当地农民支付土地租金225万元,支付农民工工资400余万元,社员分红900余万元。带动当地百姓户均年增收6000元以上。
“扶贫攻坚的路很长、很艰难,我们做的还远远不够,但贵在坚持,只要百姓有需要,不管大事小情,必须义不容辞。”这是徐丕模时常挂在嘴边的话,用他企业员工的话来说:“耳朵都快听出死茧了!”
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徐丕模用他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什么是有责任心的企业家、有担当的民建人。他的精神和行动更是潜移默化的影响着身边的人,如今,徐丕模90后的儿子决定子承父业,选择了与绝大多数同龄人不同的人生,放弃了大都市的繁华和广阔天地,留在了这片生他养他的土地上,与父亲并肩奋斗。这又何尝不是一种传承、一份希望。
一路耕耘一路情,一路奉献一路歌。付出总有回报, 徐丕模先后被授予“首届广元十大最美扶贫人”,被中共广元市昭化区委评为“我为扶贫攻坚做件事”先进个人。
教育扶智 再苦不能苦孩子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熟悉徐丕模的人都知道,在他眼里,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关乎着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未来,而孩子作为一个家庭甚至一个国家的未来脊梁,再也没有比他们能接受到最好的教育来的重要。
2014年12月,天祥猕猴桃专业合作社成员冯某因为贫困,无法负担两个子女的学杂费和生活费,决定让大儿子辍学。徐丕模听闻此消息后第一时间拿出2000元解决冯某孩子上学问题,并定期给两个孩子寄去生活费。
“因贫辍学在我这是绝对不被允许的!我始终相信那句老话——‘知识改变命运’。”此后,徐丕模又陆续资助了10户类似冯某一样家里有两个在读生的困难家庭,累计资助金额3.2万元,圆了20多个贫困孩子的上学梦。
如今,对这些孩子的资助依旧继续着。“只要孩子们听话、有出息,就算是读到博士,我都要一直资助下去。”徐丕模承诺道。
作为民建会员企业,在董事长徐丕模的领导下,广元市天垠农业开发公司成立了“贫困大学生教育基金”,用以支持贫困学生完成学业,资助达20余万元。2017年3月该公司又建立了“耕读学堂”,已组织培训学习30余场次,主要就老百姓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文化知识、生产生活技能进行讲解,达到2300人次。
作为民建会员,徐丕模积极参与民建昭化支部成立以来持续开展的“留守儿童圆梦活动”,同其他民建会员一起先后与王家、朝阳、紫云、卫子、香溪等5所小学70名留守儿童共度“六一”,为61贫困儿童配送了价值2万元的近视眼镜,并为500余名学生进行了免费视力检测和“爱眼讲座”,引资20万元帮助紫云小学建立40平米标准化电教室。
不忘初心 社会责任当己任
“四川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副会长”“广元市昭化区紫云猕猴桃协会会长”“广元市天垠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广元中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广元市昭化区天祥猕猴桃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徐丕模的头衔很多,然而无论什么场合介绍自己时,徐丕模总是把“民建广元市委员会昭化支部副主委”这一身份放在最前面。他说,一名优秀的企业家,除了拿得出手的企业经营成绩,更重要的是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及高尚的情怀与担当。
作为市级科技特派员,多年来,徐丕模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免费在昭化全区多个乡镇巡回开展产业扶贫技术培训会。“每到猕猴桃管理的关键季节和环节,他总会推掉手头一切工作,背上便携音响,上坡下坎,在田间地头为老百姓讲技术、讲方法,朴素的装扮、黝黑的皮肤,看上去与普通农民并无两样。”时任紫云乡党委书记王正勋感慨地说,所到之处,徐丕模还会为老百姓带去有机肥、农药、猕猴桃果袋等“见面礼”。仅2016年,徐丕模所捐赠的物资价值就超过了18万元。虽然年龄还未过半百,但老百姓却早已习惯亲切的称他为“老徐”。
2016年5月,徐丕模陪同昭化区经信局、科技局领导干部到该区射箭乡调研考察猕猴桃疏果情况,当地的果树长势良好,但由于建园不规范、技术指导不到位等原因导致果产量低,果农积极性不高。然而当时正值疏果的重要阶段,如果技术指导跟不上,当年又将面临减产,届时将严重影响果农的收入。
“等不了了!”用徐丕模的话说。第一时间,徐丕模想方设法联系成都浦江猕猴桃专业技术人员向宽周老师,希望他能来广帮助果农。第三天,徐丕模便亲自带着邀请到的向宽周老师前往射箭乡丁角村组织免费猕猴桃技术现场培训会,同时广元市天垠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向猕猴桃种植贫困户捐赠6万个猕猴桃果袋,遏制了果农减产亏损风险。
据了解,自加入民建广元市委员会昭化支部这个大家庭,徐丕模积极建言献策,曾先后提出《关于加强猕猴桃品牌保护的提案》、《关于猕猴桃标准化生产的提案》等多个提案和建议,其中《关于猕猴桃提质增效的建议》被广元市人民政府和昭化区人民政府纳入了重点提案,为促进全区猕猴桃产业快速健康发展作出了实际贡献。2013年,徐丕模被评为中国民主建国会广元市委员会“优秀会员”,同年,被政协广元市昭化区委员会评为猕猴桃产业发展优秀提案先进个人;2014年被民建昭化支部委员会评为2013年度社会服务工作“先进个人”;2016年3月被昭化区委员会评为2015年度优秀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先进个人”。广元市天垠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务院扶贫办综合司联合授予“全国就业扶贫基地”。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徐丕模用他的无私爱心默默奉献着,他向前的脚步从未停歇。
(民建昭化支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