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停车位紧张得很”“健身器材好些都用不了了”“黄桷树枝叶太密挡了视线”……4月23日,在莲花池街道春雨社区丹桂苑小区广场上,一场热闹的“坝坝会”如期举行。居民们围绕生活中的“急难险盼愁”畅所欲言,街道干部、社区工作者与包括统战成员在内的“两代表一委员”围坐一圈,认真记录诉求、现场回应关切。尽管这场“坝坝会”发生在4月,但这样的场景在莲花池街道早已成为常态,更成为街道凝聚统战力量、服务基层治理的重要载体。
近年来,莲花池街道以“坝坝会”为核心纽带,创新构建起党建引领下,融合基层治理、阳光问廉与“两代表一委员”履职的“三位一体”统战工作阵地,再通过“查、建、议、销、晒”五步工作法延伸治理效能。凭借这一“接地气”的方式,街道广泛倾听包括统战成员在内的各界群众心声,切实解决民生难题,用真情温暖民心,走出了一条贴合实际、获群众认可,且充分发挥统战优势的基层群众工作新路径。
一、打造统战干部履职“新平台”
“‘坝坝会’绝非简单的‘聊天会’,而是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让统战成员深度参与基层治理的关键抓手。”街道党工委书记黄几奎强调。与传统会议室座谈不同,“坝坝会”选址灵活,小区广场、楼栋架空层都是会场,干部与群众、统战成员围坐交流,不设发言稿、形式自由开放。这种“零距离”沟通模式,既让群众敢于说真话、道实情,也让统战成员能精准捕捉民生诉求,更好地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作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重要阵地,“坝坝会”是统战成员倾听民意、凝聚共识的“前哨站”。街道党工委牵头统筹,会前社区党委结合统战成员关注重点确定会议主题、发布通知;会上,党员干部与包括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等在内的“两代表一委员”亮明身份,认真听取群众意见;社区党员与统战志愿者共同协助记录诉求、解读政策。在宏达社区桂花苑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街道先后召开3场“坝坝会”,民盟龙马潭区基层委主委,区人大经济委主任委员肖璐璐、民盟龙马潭区基层委副主委,区统战事务服务中心副主任张海丽、民盟龙马潭区基层委盟员,区住建局工作人员何庆积极参会,耐心倾听并收集群众意见建议20余条,并推动这些建议融入改造方案。改造工程竣工后,群众满意度超过98%,充分彰显了统战力量在凝聚共识、推动实事落地中的重要作用。
作为“两代表一委员”履职的核心阵地,“坝坝会”让统战成员履职更接地气、更贴民心。统战代表人士带着“问题清单”深入群众听民意,带着“政策清单”向群众传党音、讲政策。区人大代表、春雨社区党委书记和统战干部李才清今年以来已组织10余场“坝坝会”,实现社区覆盖无死角。截至目前,街道“两代表一委员”中的统战成员通过“坝坝会”累计收集各类意见建议48条,推动形成议案、提案21件,成功解决多批跨领域、跨部门的民生难题,让统战履职成果切实惠及群众。
同时,“坝坝会”还承担着政策宣讲、服务下沉的功能,成为统战成员服务群众的“实践课堂”。街道针对群众需求开展“定制化”服务:统战成员与干部一同宣传反电诈知识,为待业青年特别是新的社会阶层青年群体解读就业政策、对接就业岗位,今年已帮助54名未就业大学生实现就业;联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统战医疗工作者开展健康体检、疫苗知识宣传等活动。“以前总觉得政策离自己很远,现在统战成员和干部把政策掰开揉碎了讲,一下子就听懂了。” 关口社区居民王大姐的话,道出了群众对这种服务模式的认可。
二、“五步工作法”构建统战参与“闭环机制”
“坝坝会”收集的问题涵盖方方面面,小到下水井盖整治、垃圾清运,大到老旧小区改造、排污系统升级、公共服务配套完善。如何确保这些诉求不“石沉大海”,让统战力量全程参与、全程监督?莲花池街道以党建为引领,创新推行“查、建、议、销、晒”五步工作法,为群众诉求办理搭建起“闭环管理”机制,更让统战成员全程深度参与,确保每一件事都有跟踪、有结果、有反馈。
广开渠道聚民意,统战成员当“信息员”。整合“坝坝会”、网格员巡查、12345热线等“线上+线下”多元渠道,统战成员主动融入网格员队伍、社区志愿服务队,化身“民情信息员”,细致记录群众诉求,形成“民情日记”。社区每月汇总诉求清单,街道每季度组织统战成员、干部共同梳理,将问题划分为“即时能办”“需协调推进”“长期规划实施”三类。今年以来,已累计收集各类民生问题136个,为后续精准施策奠定基础。
分类建档定责任,统战成员做“监督员”。按照问题难易程度与涉及范围,实行“一户一档”“一事一档”,明确责任主体、办理时限与工作标准:简单问题由社区在3日内处理完毕;中等难度问题由街道分管领导牵头,联合统战成员协调解决,15日内给出答复;复杂问题由街道主要领导统筹,邀请统战代表人士参与对接资源、制定推进计划,并定期向群众通报进展。统战成员全程监督责任落实,确保办理过程不打折扣。
多方协商破难题,统战成员任“调解员”。针对涉及多数居民利益的问题,街道统战干部通过“坝坝会”“政协有事来协商”“社区议事会”等平台,组织居民代表、民主党派代表、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协商。例如,五八社区廉租房小区电动车充电桩安装争议中,统战成员积极参与调解,倾听居民安全顾虑与充电需求,协助制定安全管理措施,最终推动建成20个充电接口,彻底解决居民“充电难”问题,有效化解了邻里矛盾。
跟踪督办促落实,统战成员为“评议员”。实行“周调度、月督办”与销号管理制度,对办理进展缓慢的问题,由街道纪工委联合统战成员开展约谈;问题办结后,需邀请居民代表与统战成员共同验收,居民签字确认满意方可销号,若不满意则要求重新整改。今年以来,已通过该机制解决52项重大民生实事,如完成6个社区10余个小区的绿化修剪、优化垃圾清运路线等,每一项成果都经过统战成员与群众的共同评议。
公开透明受监督,统战成员作“宣传员”。每月通过社区公告栏、居民微信群等渠道,公示问题办理清单,内容涵盖问题详情、办理过程、最终结果及群众满意度。同时设立评价渠道,满意度低于80分的事项需返工整改,办理结果与干部考核挂钩。统战成员主动向群众宣传办理进展与成果,解读政策落实细节,进一步提升群众对基层工作的信任度,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
三、统战力量暖民心,“坝坝会”聚起“同心力”
“以前反映问题,得跑好几个部门,来回折腾。现在坐在‘坝坝会’上一说,没几天就解决了,太方便了!”家住莲花池街道阳光中央公馆小区的陈阿姨,此前在散步时发现小区门口下水井盖散发异味,她在“坝坝会上”随口一提,没想到第二天施工人员就上门整治。这看似微小的民生小事,却让陈阿姨真切感受到了统战参与基层治理带来的便利与温暖。
在莲花池街道,类似陈阿姨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健身器材修复一新,老人孩子重拾锻炼好去处;电动车充电桩安装到位,居民告别“充电焦虑”;小区路灯重新亮起,夜晚出行更安全;宏达社区老旧小区改造有序推进,居住环境持续改善……这些“急难险盼愁”问题的解决,不仅让群众感受到基层治理的温度,更让统战成员与群众的距离越来越近,凝聚起“同心同向”的强大合力。
“坝坝会+五步工作法”的党建引领统战工作模式,不仅有效解决了一批民生难题,更激发了包括统战成员在内的广大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如今,越来越多的居民主动加入网格员队伍、社区志愿服务队,街道“同心莲盟”志愿者队伍规模已超过600人,其中不乏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等统战成员。他们从基层治理的“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建设者”,共同为家园发展出谋划策。
基层治理的核心是“人”,关键在“情”,精髓在“聚”。莲花池街道以“坝坝会”为纽带,凝聚统战智慧与力量;用“五步工作法”为抓手,打通服务群众“快车道”,真正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让基层治理既有力度,更有温度。
未来,莲花池街道将继续优化“坝坝会”形式,吸纳更多统战力量参与,完善“五步工作法”机制,聚焦群众新需求、新期盼,不断提升统战参与基层治理的效能,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家门口持续升级,绘就更加紧密的基层治理“同心圆”。
(龙马潭区莲花池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