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4日,四川省、成都市民建乡村振兴委年会在眉山市丹棱县召开。50余名委员和特邀专家、企业家代表齐聚丹棱,开展专题调研和研讨,召开乡村振兴委全体会议,深入乡村开展农技下乡,参加产业项目推介等,与丹棱当地共商合作大计,共谋乡村振兴良策。

省政协副主席、民建省委主委、省知识产权中心主任谢商华,民建省委副主委、民建乐山市委主委、乐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伦斌,民建省委秘书长刘正方出席会议和活动。
4日上午,谢商华在年会讲话中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共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中共四川省委作出以“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统筹四川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部署,将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现化化、加快建设农业强省摆在突出位置。助力乡村振兴是民建省委参政履职重点,是民建省委确定的两项重点工程之一。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共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加“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将开展“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成果,运用到助力乡村振兴各项工作当中,力争做出新成效。
谢商华强调,此次召开乡村振兴委年会,是一项工作创新,是四川民建实施助力乡村振兴工程的年度重点活动,是服务经济社会、助力乡村振兴的务实之举。能更好汇聚各方力量,搭建会内外互联互通、互助互补平台。丹棱经济社会发展和推进乡村振兴成效明显,好的经验做法值得学习。民建要发挥好密切联系经济界的特色和优势,将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作为履行参政党职能的重点任务。要通过调研、研讨、项目对接、合作投资等,发现、帮助解决乡村产业振兴中的一些难点、堵点、痛点,诸如人才、技术、资本、品牌、营销等问题。要发挥“直通车”作用,建言资政,探索四川乡村产业振兴新办法、新路径、新模式。要围绕科技助农兴农,助力科技进农户、进田间、进企业,为合作社、农户开展产业技术培训,提升农产品品牌效应和附加值,用科技赋能乡村产业发展。

4日下午,召开民建四川省委、成都市委乡村振兴委2023年度全体会议。会议主题是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工作重要论述和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中央、四川农村工作会议精神,集思广益,明确重点领域和重点工作。会议研究了乡村振兴委在四川民建助力乡村振兴工程实施中的有关工作部署安排,并围绕“农工文旅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进行专题研讨。
民建省委乡村振兴委主任郑迈就进一步贯彻落实《四川民建助力乡村振兴工程工作方案》《四川民建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推进计划(2023年)》作了说明。委员们就如何落实目标任务、更好发挥乡村振兴委作用积极发言,提出意见建议。
民建成都市委乡村振兴委主任刘卫兵以幸福岭成功开发案例为切入口,从乡村自然资源、文化价值、生态环境、特色村落的深度融合和产业嫁接等角度,作了“文化赋能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主旨演讲。委员们从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广地理标志扩大品牌效应,重视乡村产业振兴商业模式等角度进行了热烈讨论。大家踊跃发言,畅所欲言,言之有物,言之在理,提出了许多中肯意见和具有较强操作性的建议。
周伦斌副主委在总结讲话中指出,委员们的发言和建议质量都很高,要进行认真梳理,及时转化成建言资政成果和具体工作举措。他强调,“充分发挥密切联系经济界的特色优势,举全省民建之力,全面助力乡村振兴”,是以谢商华同志为主委的新一届省委会领导班子紧扣新时期新任务新要求确立的工作方向和重点。要切实按照谢商华主委提出的要求和目标,把工作做出成效,在将助力乡村振兴打造成多党合作新典范中贡献更大力量。一是要明确助力乡村振兴的定位和特点开展工作。二是要及时梳理助力乡村振兴阶段性特点,重视聚焦资源、产业和人文。三是要发挥民建特色优势,整合资源,抓好重点、亮点工作,将当前和长远工作进行有机结合。四是委员要带头实践,及时总结经验做法,着力进行乡村产业振兴模式的探索,对民建省委如何开展授牌助力乡村振兴示范区、示范企业工作提出建议。
年会期间,开展了农技服务下乡活动。民建省委乡村振兴委成员、川农大农技专家贺忠群、严泽生,以及特邀专家夏惠、熊博,赴齐乐镇龙鹄村和顺龙乡幸福村,为当地农户开展柑桔、李子等果树的栽培管理技术和粮经复合种植的授课培训。走进果园区,提供现场栽培管理技术指导和科学建议,并就科学用肥用药、病虫害防治等问题进行答疑解惑。为当地农户发放农技服务宣传手册近200份。农技下乡活动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4名农技专家被丹棱县人民政府聘为农业技术特聘专家,贺忠群并作为会员代表发言。乡村振兴委委员还实地考察调研了丹橙现代产业园,幸福岭、幸福古村,参加了丹棱产业项目推介会。
(图:余力;文:周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