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树阴浓夏日长,金沙江畔葡萄香。近日,西区新联会与格里坪镇以“葡写共富路,萄筑振兴梦”为主题,在格里坪村联合举办葡萄采摘季。开展了“朋友圈推荐有礼”“锦鲤之王”“观光葡萄园”“包粽子比赛”等活动,现场一派热闹景象。这欢声笑语背后,不仅是葡萄的甜蜜滋味,还有小镇农业发展迸发的勃勃生机。
2023年11月,西区新联会与格里坪镇共同打造“新农人”共富e创园,将品牌作为“新农资”,新技术、手机作为“新农具”、文旅、直播等作为“新农活”,通过改模式、改品种、改树形、提产量、提品质、提效益,推动以葡萄产业为代表的水果产业大发展,促进格里坪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

示范引领,葡萄产业越做越大
攀枝花市紫玉葡萄庄园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谢贤浩是一名在外漂泊后返乡创业的新农人,他在庄园成立后着手打造“紫玉阳光”和“京亚葡萄”品牌并推广标准化生态葡萄种植,庄园2016年被列为全市四个现代农业示范基地之一。2017庄园首次挂果,通过前期宣传、分级销售、伴手礼产品开发、入园采摘等销售手段将葡萄价格提高到了30-40元每公斤,在提高收入的同时也带动了周边农户种植的积极性。谢贤浩坚持“农民共享平台、庄园直销、共同富裕”的发展原则,发挥产业建设示范引领作用,带领村民种植葡萄,通过土地流转、技术传授、产销扶持、品牌打造等方式带动和转变农户的思维方式和发展模式,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助推特色农业的发展。
“2003年左右只有几家种植葡萄,通过不断优化技术、示范推广,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加入了进来。我们格里坪镇目前有80余家种植户,有巨峰、圣心、晶早京、阳光玫瑰、红富士、无核白鸡心等品种,面积达200余亩,亩产最高可达7000斤,平均每亩产值4万元。”格里坪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文旅融合,葡萄产业越做越强
漫步葡萄园,头顶的葡萄树叶随风摆动,果园里的葡萄像商品一样陈列在两旁,游客三三两两入园采摘。“这里的葡萄很饱满,也很甜,听说今天有采摘季特意过来采摘,给家人带点回去,让他们都尝尝。”游客柏灵第一次来峰园农庄便对这里的葡萄赞不绝口。
葡萄采摘季既是一次品葡萄、游乡野的盛夏之旅,也是共建特色乡村发展的探寻之行,更是助推乡村振兴的应势之举。悠闲采摘、吃农家饭、赏乡村美景,实现农文旅一体化融合,让山清水秀的小村庄越来越美丽,让群众幸福指数越来越高。在格里坪镇的南片区,以峰园农庄为代表的生态态葡萄康养农庄为核心,已经建起了200亩的生态葡萄基地、农易达电子商务服务中心、20亩的垂钓基地、10亩的停车场、800多米的观光步道、缘聚金沙餐饮休闲娱乐基地以及部分民宿,京亚葡萄、白鸡心葡萄和江水蔬菜深受消费者喜爱。随着葡萄产业越做越强,农商旅融合发展的路子也越走越好,2023年,格里坪镇入围“2023镇域投资竞争力西部50镇”,庄上村被评为“第二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第六届全国文明村”“国家3A级旅游景区”。

提升发展,葡萄产业越走越远
葡萄产业提质增效项目,通过增施有机肥、葡萄架面管理、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新技术措施,经测产平均亩产约6000斤,亩均增加收益2万元左右,成效明显。谢方礼发明的葡萄种植滴灌装置和防鸟葡萄种植大棚被授予实用新型专利证书,并在种植户中进行了推广,葡萄的产量和品质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除了种植新技术,“新平台”激发“创新力”的成效也明显。“新农人”共富e创园依托农易达电子商务服务中心,为返乡创业的新农人们提供技术扶持、技能培训、网络营销、仓储物流等服务。引进攀枝花市农科院、攀枝花市三土农业有限公司、攀枝花市西区电商协会等专业技术力量,举办直播带货、种植养殖、农机操作、中西厨技培训共计10余期,培训800余人次,带动362名返乡农民工实现再就业,培养“新农人”创业先锋32名。持续开展“新网联动 e心助农”直播带货活动,依托“农易达康养生活”电商平台、枥享网络商城,打通自产统销渠道,形成了“产供销一体化”的农业产业链经营模式,带动葡萄、芒果等农产品销售增长,帮助村集体和村民增收致富。

又是一年丰收季。西区各葡萄园外,村民设置的临时摊点摆放着各类品种的葡萄,吸引着过往行人前来购买。一串串葡萄在阳光的照耀下泛着晶莹剔透的光芒,一幅景美民富的和美乡村画卷正在徐徐展开。(攀枝花市西区统战部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