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四川统一战线 > 各地统战工作 > 遂宁 > 正文
【遂宁】蓬溪县创新“四微”举措 共筑“四HUI”侨胞侨眷温馨家园
http://www.sctyzx.gov.cn/  (2024-01-08 22:45:25)  来源:四川统一战线

近年来,遂宁市蓬溪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侨务工作决策部署,突出“凝聚侨心、维护侨益、发挥侨力”工作主题,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共融”工作理念,在赤城镇南北街社区创新推进微机制、微阵地、微活动、微服务“四微”举措,共筑会做、汇心、荟力、惠民“四HUI”侨胞侨眷温馨家园。

一、以“微机制”构筑“会”的格局。

一是建“一本台账”摸清家底。借助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精准全面摸排辖区侨情,形成侨胞侨眷侨企工作台账,实行人员清单、家属清单、企业清单等“三单制”台账管理,切实掌握人员基础和关联信息情况。目前,社区共有侨胞侨眷21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8人(占比38%),16岁以下未成年人6人(占比29%)。

二是绘“一张网格”强化组织。落实侨务工作总联络员1名,并与社区治理网格“相辅相融”,明确24名网格员为社区侨务工作联系人,确保工作有人管、有人抓、有人干。

三是立“一项制度”压实责任。构建“1+5”侨务工作协作机制,即:侨务工作协调机制牵总,联席会议、学习联谊、走访慰问等5项具体制度联动,梳理形成重点工作任务47项。

二、以“微阵地”搭建“汇”的平台。

一是建“侨窗”架起连心桥。在社区办事大厅专设为侨服务窗口1个,协助办理涉侨公证、政策咨询等事项。指导21名侨胞侨眷登录使用“四川港澳台侨人士之家”实现全覆盖。

二是建“侨家”激发向心力。立足中国书法之乡特色,精心打造180平米的传统书法文化“侨胞之家”,常态化开展丰富多彩的书法比赛、诗歌朗诵、音乐舞蹈等活动,满足侨胞侨眷多元化需求。

三是建“侨站”绘大同心圆。建立遂宁市检侨联络站“南北街社区分站”,邀请检察官和律师各4名,定期开展法律法规宣传,引导侨胞侨眷自觉学法、守法、用法,切实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三、以“微活动”凝聚“荟”的力量。

一是实施“侨瞧”主题活动。组织实施“侨瞧家乡变化”主题活动,带领侨胞侨眷重走红色路线,传承革命精神,增进他们对革命历史和美丽乡村的了解,组织社区侨界群众积极参与纪念党的统一战线政策提出100周年、纪念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75周年等系列主题活动,到安居区海龙村、大石镇牛角沟村等地开展“喜迎二十大·同心跟党走”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广泛凝聚侨界群众“中华儿女一家亲”的思想共识。

二是实施“侨聚”主题活动。在春节、中秋等传统佳节,开展“月满中秋 情系故乡”“喜迎二十大 共叙‘粽’乡情”等主题活动20余场次,进一步增进邻里友谊、增强爱国情怀。

三是实施“侨说”主题活动。为3名市县两级侨界政协委员建立“政协委员工作室”,围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础设施建设等重大工作听取侨界群众建议意见,助力社区基层治理。

四、以“微服务”提升“惠”的能力。

一是服务暖“侨心”。设立4支为侨服务小分队,以上门“送温暖”“解难事”等方式提供惠侨“微服务”,有效提升侨胞侨眷的归属感和幸福感。用好社区“侨胞之家”、县法院涉侨台同心·法律服务工作站等平台,家访、慰问社区侨眷侨属10余人次,提供义诊送药、就业创业和养老保障政策咨询服务等20余人次,帮助解决实际问题3个;为侨界群众、侨资企业提供法律咨询、援助、诉讼等服务工作10余场次,打造为护侨益、聚侨力、普侨法示范单位。

二是义举彰“侨爱”。积极引导侨企回馈社区,定期开展“侨爱南北”助学等公益活动。已累计捐赠资金16.8万元,资助贫困学生、留守学生74名。侨界政协委员积极建言献策,提出建议73条,直接促成社区老年看护中心的建立。侨眷王敏等发挥书法特长,主动加入社区“四点半”课堂,义务培训少儿书法430余人次。

三是发展聚“侨力”。目前,有侨资企业2家,年产值近30亿元,年纳税近4亿元。主动服务支持侨企建设家乡,引导侨资企业四川川中线缆公司主动对接福建侨商会,围绕建设“西部门都”,为蓬溪引进智能家居项目2个,投资6.7亿元,解决62名社区居民就业,切实担当社会责任,逐步形成“社区为侨暖心服务,侨为社区建设出力”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