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遂宁市蓬溪县通过政策扶持、人才培育和产业孵化,成功打造了一支千余人的“新农人”队伍。他们用新理念、新技术、新业态赋能传统农业:让山货“飞”出深山,让土地“生金”,让荒地焕发生机……这群敢想敢干的“新农人”,正在沃野上书写着乡村振兴的新篇章新画卷。

“90后”青年汤伟是明月镇三叉河村“稻蛙共生”基地负责人。采用生态循环模式,在80余亩稻田中同步养殖黑斑蛙,“稻蛙共生”实现一田双收,年销售额超过150万元,带动周边200余户农户实现户均增收3000元。
按照“一年成型、两年成势、三年提质”要求,蓬溪县探索“新农人主导+政府赋能+群众共建”模式,构建培育体系、强化政策支持、优化工作机制,全方位为“新农人”的成长搭建舞台。

“家人们,这是咱们群利镇自家田里种的长粒大米,煮出来的稀饭糯得粘嘴巴。”在群利镇九龙坡村的助农直播间,“新农人”吴学勤如数家珍地展示家乡好物,月均销售额达4万余元,“小屏幕”撬动“大市场”。蓬南镇钟山村党总支书记梁海涛推行“产、供、销”一体化现代农业模式,生态大米、红薯粉条、菜籽油、全麦面条等产品不仅进入遂宁市多家单位食堂,还销往成都、重庆等地超市,村集体经济年产值已突破160万元,带动200余户村民就近务工。

截至目前,蓬溪县已成功在“外出乡贤能人”“返乡创业青年”“本土实用人才”中回引、孵化、培育“新农人”312名,全县动态认定“新农人”1011人。围绕现代农业经营、乡村建设、乡村文旅、乡村管理、电商主播等10类“新农人”开展专题培训3500余人次,发布重点“新农人”项目8个,着力解决“新农人”最期盼的8件事,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农田水利改造等“新农人”实事100余件。周冬梅、朱派超“夫妻档”电商主播案例人选“国家级农村直播电商优秀案例”,电商主播郭林被中央电视台《三农长短说》栏目宣传报道。
(蓬溪县委统战部黎星廷、唐仪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