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战工作可不是旁人所讲的玩“枪杆子”,而是实实在在地玩“脑瓜子”“笔杆子”“嘴皮子”。想要做好统战工作,还少不了实干家的“急性子”。
一、灵活多变,打磨“脑瓜子”
四川方言有“方脑壳”一说,意思是脑子不灵光、不灵活。统战工作者面对多达十二个方面的统战对象,没有灵活的“脑瓜子”来指挥自己的一言一行,很容易破坏增进共识、加强团结的初衷。一要多思考。肚中有墨,心里不慌。作为统战新兵,缺乏将文字繁多的统战理论知识概括提炼的能力,但是可以积极利用党和国家领导人,省、市、区领导提炼出来的精炼理论指导个人工作实践,与此同时也要避免纸上谈兵,谨防理论几大篇,实践一锅粥。二要多观察。学会合理走捷径,向领导、前辈学习先进的工作方法。工作前和工作中善观察,工作后勤思考,借助现成的方式方法,举一反三,提炼创新。关注高质量统战工作方法,避开雷区,少走、不走弯路。三要多提问。提问,既是真不懂的表象又是在思考的佐证。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故事告诉我们,懂得发现问题很重要。既然发现问题,就要有死皮赖脸、死缠烂打的“厚脸皮”精神,去向同事提问、向领导提问。
二、勤写苦练,擦亮“笔杆子”
古有班超投笔从戎,近有鲁迅弃医从文,时代不同,选择不同。新时代的统战工作者必须具备的能力就是文字写作。统战新兵可能由于自身积累较少或者疏于写作,文字写作能力明显有待提高,且面临着编发信息稿件、撰写工作材料的严峻考验。统战新兵在阅读学习优秀文稿时,要学会去领略作者文思如泉、笔走如飞的风采,感受笔尖下文字的魅力。实践就是试错,试错才会进步。文字写作需要反复练习,日积月累,争取做到提笔能写、开口能讲。唯有亲自动笔,用思想赋予一撇一捺生命,才会让文字产生并拥有超过“枪杆子”的力量。
三、能说会道,耍转“嘴皮子”
脱口秀、相声、评书等都是玩嘴皮子的功夫。统战工作,也需要具备耍“嘴皮子”的功夫。统战干部耍好“嘴皮子”,一是在家“闲聊”有目有的,聊出创新聊出意义;在外“唱戏”不偏不倚,唱出内涵唱出实绩。二是面对统战对象要会“聊”,聊工作、聊生活、聊人生,聊出情怀、聊出情谊;面对统战同仁要会“唱”,唱方法、唱经验、唱成绩,唱出担当、唱出实干。三是坚持由“脑瓜子”指挥“嘴皮子”,由“笔杆子”巩固“嘴皮子”。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覆水难收,说话亦是如此。
四、业精勤政,培养“急性子”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坚持“干”字当头、“实”字为本,必须深入践行“马上干、拼命干,干就要干得最好”的实干家精神,唯有实干才能不负统战新时代。“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一是马上干,展现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不畏艰难险阻,带着责任实干,带着目标实干,带着情怀实干。坚持思想上求实、工作上务实、行动上落实,真正体现“实干是能力,落实才是水平”。二是拼命干,展现全力以赴、奋勇争先的责任感。干就要干得最好,就是要有功成必定有我的使命感。“苦干”是本分,“巧干”是方法,“廉干”是底线,要以“咬定青山不放松”“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决心和担当,当好新时代统战工作答卷人。
统战工作者聚起来是一团火,散开来是满天星。要善于运用统战思维,把握统战工作规律,丰富知识结构,彰显个人魅力,彰显“忠诚担当、团结奋进、业精勤政、务实创新”的泸州“统工精神”,在建设“绿色产业基地,秀美人文纳溪”和现代生态新城的征途上久久为功,驰而不息。
作者系:泸州市纳溪区委统战部 龙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