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开展党史教育以来,宝兴县立足实际,针对县域内藏族党员较多、文化程度较低等情况,探索推出“普通话+藏语”模式,为少数民族党员干部、群众、学生进行“双语”宣传、宣讲、助学,让学习氛围“浓起来”、“实起来”、“活起来”,搭起民族团结的“连心桥”。

一、“双语”宣传,入眼入耳
采用“双语宣传墙”、悬挂“双语宣传标语”、“双语电子显示屏”、“双语电子标语”、“双语村村响”、“双语小喇叭”、“坝坝会”、走村入户宣传等形式,开展“普通话+藏语”特色宣传,拉近了干群距离,让党史学习通俗易懂、更接地气,在村党员和群众中引起强烈共鸣。切实打通了少数民族同胞学习党史的盲点和弱点,提高了各族群众对党史学习的认识,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往细处抓、往实里落、往深处走。

二、“双语”宣讲,入脑入心
硗碛藏族乡夹金山村,积极邀请当地老党员、退休老干部参与党史宣讲。这些“五老”同志通过““普通话+藏语””宣讲,让少数民族党员群众更加深刻了解党的百年光辉历程,理解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教育引导党员群众知党史、感党恩,凝聚干群力量,推动乡村振兴。

三、“双语”助学,走深走实
在硗碛藏族九年一贯制学校教育综合楼,精心打造了“双语党史墙”。“党史墙”由19个彩色版面组成,以图文并茂的形势讲述党从成立伊始到现在发生的每一件大事、要事,既方便学生学习党史,也丰富了校园文化;并配有专门的少先队辅导员进行“双语”讲解。宝兴县灵关镇的留守困境儿童们,在宝兴县心里志愿者协会社工们的带领下重走长征路,参观了红军烈士纪念馆、陈云故居等红色教育基地,引导孩子们玩“高空轰炸”、“穿过地雷阵”、“强渡大渡河”、“胜利大会师”等模拟游戏,充分感受夹金山精神,追忆红军前辈艰苦卓绝的战斗。加深了孩子们对中国共产党革命历史的理解,不仅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更让“夹金山精神”铸魂入心。
(宝兴县委统战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