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石棉县民族中学秉承着发展民族教育的办学理念,以民族团结教育为特色,围绕“感党恩,跟党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线,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被成功纳入四川省第二批中小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试点学校。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高位推动工作。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分管副校长为副组长、各部门主任为成员的民族团结进步宣传工作领导队伍,细化工作任务,明确职责分工,完善具体措施,将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列入教学计划,详细制定《四川省石棉县民族中学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校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扎实有效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工作,高位推动,全面安排,成功创建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校。
二是丰富形式内容,铸牢思想之基。利用升旗仪式、晨会、班会、教师政治学习活动等,宣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节日及各族风俗习惯,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知识竞赛;定期举办民族团结进步专题讲座,由德育副校长及教师骨干为师生作相关主题教育讲座;利用电子屏幕、校园广播、黑板报、宣传栏、民族文化宣传长廊、民俗文化角、班级文化墙等在校园内加强民族团结进步宣传;利用学校公众号、班级微信群、宣传单等为家长和师生宣传党的民族团结进步知识内容;进行《探索彝族民俗文化》《民族地区城镇与农村教育差异性研究》课题研究,了解民族文化,增进民俗认识。全方位、多角度、多形式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坚定师生对伟大祖国、对中华民族、对中华文化、对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铸牢民族团结进步思想之基。
三是创新活动载体,营造浓厚氛围。以民族团结进步为主题,开展“民汉师生结对子”常规活动,“民族团结联谊、爱心捐赠互助、民族团结宣传书画展、民族团结杯”主题活动,“教师节、中秋节、国庆节、彝历新年”等节庆活动,“‘五·四’、清明节、‘5·12’”等纪念活动,“‘11·9’走进消防站安全体验教育、九九重阳节敬老院孝心教育、军事夏令营”等实践活动。“五类”活动营造浓厚“中华民族一家亲”氛围,使少数民族师生和汉族师生充分交流交往交融,增长全体师生民族知识,提高民族团结意识,融洽民族氛围,让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之花绚丽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