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四川统一战线 > 各地统战工作 > 宜宾 > 正文
【宜宾】高县:搭好文化大舞台 奏响文旅融合为民曲
http://www.sctyzx.gov.cn/  (2025-08-18 18:31:14)  来源:四川统一战线

“以前总觉得文化是‘台上人’的事,没想到咱庄稼人也能成主角。”8月8日,四川省第五届乡村文化振兴魅力竞演大赛高县赛区的舞台上,沙河镇麻柳村村民肖本容擦着汗笑着说。这场在高县翰笙剧场举行的竞演,让90%的普通群众成为主角,揭开了高县以文化为桥、促文旅融合、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的生动篇章。

鸡圈旁的空地是排练场,洗衣间隙练走位,肖本容的故事是高县群众广泛参与高县文化活动的缩影。

在13支竞演队伍中,像肖本容这样的“素人演员”比比皆是。67岁的王吉友带着乡亲们把快被遗忘的“落魂腔”搬上舞台,“年轻时在茶山唱,后来搁下了,现在要让娃们知道祖辈的调调多好听”;文江镇苗族同胞身着盛装,用芦笙舞跳出民族风情;可久镇村民情景再现王氏庄园变迁,复兴镇用短剧演绎招商故事……

“乡村文化的主角是村民。”县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说,从田间地头到聚光灯下,群众用最本真的演绎,让乡土文化既守得住乡愁,又接得住时代。

确切地说,这场竞演,是高县文旅深度融合的“预演”。

在高县,文化不仅是精神食粮,更是致富门路:苗族绣娘的作品成了旅游商品,庄园情景剧带动周边民宿红火,“落魂腔”传承人收徒授课增加收入……往昔的“老手艺”,如今变成了“金饭碗”。

近年来,高县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下活乡村文化振兴先手棋:建成194个村级文化广场,实现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年均开展文化活动超100场,让群众在家门口尽享文化盛宴;培育非遗传承人74名,“川南请春酒”等“非遗”项目带动上千人就业。

从“文化展演”到“产业赋能”,高县让文化资源变成了发展资本。刚刚闭幕的县委十五届十次全会明确目标:到2027年,旅游人次超1500万,文旅产业增加值达15亿元,跻身全市第一方阵;2035年建成文化旅游强县。

如今的高县,正以群众舞台为基,让文化看得见、摸得着、能共享。从普通群众的笑脸上,能读到该县全面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加快发展建设文化旅游强县的“密码”,也能看到该县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进一步推动群众物质富足精神富有的信心和决心。

(高县县委统战部、高县融媒体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