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四川统一战线 > 视界 > 正文
统战十法 ——党外代表人士工作方式方法研究
http://www.sctyzx.gov.cn/  (2013-09-24 18:40:00)  来源:
分享到: 更多

      统一战线是我们党特殊的群众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是做“党外代表人士”这个特殊人群的工作。统战工作的方式方法,说到底,就是“做人的工作”的方式方法。
      人的工作怎么做?不同的工作种类、不同的工作内容、不同的工作目标会有不同的要求。我们的工作既是针对人,就必须从人说起。
      a,一个人,他的思想(心)、感情(情)、志向(志)由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决定;
      b,作为主观能动性的体现,他的言论(言)、行为(行),受感情、思想、志向支配,同时,在言行实践中,感情、思想、志向得到锻炼和修正;
      c,他会根据他的感情、思想、志向需要来增进学识(学)和才能(才),另一方面,学识和才能的增长会丰富他的感情、充实他的思想、坚定他的志向;
      d,在这个成长的过程中,除了产生积极的感情、思想、志向外,他还会产生一些消极的情感和情绪,包括怨气(怨)和偏执(偏);
      e,当然,客观困难(困)会伴随一个人成长的始终。
      针对人的这十个方面,统战工作“做人的工作”即做党外代表人士工作的原则要求、方式方法,概括起来,也主要包括十个方面,简称“统战十法”。
      一、联络以感其情
      统战工作是联系人、团结人的工作,统战干部除了需要具备一些基本的条件外,还应该具备一些特殊的条件,周恩来同志讲的“坚定的立场,谦诚的态度,学习的精神,勤勉的工作,刻苦的生活,高度的警觉性”,李瑞环同志讲的“人格好、人缘好、形象好,”都是这个意思。这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统战干部必须有感情、懂感情,会做联络感情的工作,会做团结人的工作。李瑞环同志说:“就一般来讲,我们做人的工作一要靠真理的力量,二要靠人格的力量。……所谓人格的力量,就是以身作则,带头实践共同目标和道德标准,具有感召力和亲和力,令人心悦诚服、愿意接受”。通过感情联络的方式,广泛争取人心,积极凝聚力量,也是统战工作的重要方法。4号文件要求,在联谊交友中积极引导、加强沟通,增强相互信任和感情,不断巩固党与党外代表人士的联盟。在工作实践中,我们对党外朋友开展的生日祝贺、病中慰问、节庆联欢、书信往来等等,都是联络感情的方式。通过感情联络,广交党外朋友,深交一批经得住重大政治斗争和复杂形势考验、关键时刻起作用的挚友诤友,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服务,为改革发展稳定服务。
      二、尊重以归其心
      统一战线是不同的社会政治力量,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基于某些共同的利益,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而结成的联盟。承认并尊重对方的存在,是结盟的重要前提。统一战线的独特性首先在于承认并尊重对方的存在,尊重对方的信仰、权益以及文化、风俗、习惯和特殊地位、重要作用等等,统战工作同样如此。中发【2012】4号文件首先指出:“党外代表人士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坚定拥护者和直接参与者,在反映统一战线各方面成员诉求、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加强民主监督、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就是尊重。对民主党派,就是尊重各民主党派享有宪法规定的权利和义务范围内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地位平等;对各个民族,就是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提出构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对宗教,就是尊重群众信仰宗教和不信仰宗教的自由,坚持政治上团结合作、信仰上互相尊重;对新的社会阶层,就是尊重他们的劳动创造和创业精神,肯定他们为发展生产、解决就业、提供税收、增强国力作出的贡献;对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就是尊重他们在特殊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心态、感情、生活方式、价值取向,肯定他们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热情和报效祖国的强烈愿望。对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的不尊重,引发的突发群体事件,严重危害到社会的安定团结;“文革”时期对党外人士的斗争、冲击,严重动摇了统一战线的巩固壮大。这些深刻教训应该记取。要通过互相尊重、团结联合,实现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对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政治力量,承认它的客观性,尊重它的差异性,照顾它的独特性,这就是统战工作的方式方法。
      三、教育以坚其志
      共同的思想基础是推进伟大事业的思想保证,统一思想认识,是同心同向同行的基本前提。近两年来,我们高举“同心”思想伟大旗帜,加强政治引导,认真组织实施“同心•教育工程”。以邓小平、张澜等名人故居,松潘红军长征纪念碑碑园、通江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和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等革命圣地,“九广合作”、“盟遂合作”、藏区“三大民生工程”等统战工作的示范点,汶川、北川、青川等展示地震遗址和灾后重建成就的新窗口为基础,打造“同心•教育基地”,加强对统一战线成员的教育,成效显著。统战工作要坚持寓思想政治教育于日常工作之中,及时准确了解党外代表人士思想状况,有针对性地加强教育引导。在统战工作中,要以“同心”思想为指导,进一步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活动,引导统一战线各界人士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突出弘扬优良传统,着眼增进政治共识,深入搞好政治交接,把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的“同心”事业一代一代传下去。切实加强世情国情省情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改革开放教育,引导统一战线成员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不为噪音杂音所扰、不为传闻谣言所惑,增强政治敏锐性,提高政治鉴别力,以思想上的同心同德,促进和巩固目标上同向、行动上同行。通过教育引导,坚定党外代表人士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信念和决心。
      四、培训以广其学
      加强培训,是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为实现宏伟目标提供更加坚实的人才支撑的需要。在开展统战工作的过程中,要坚持政治培训为主,更新培训理念,创新培训形式,充实培训内容。加强基础理论、政治素养、统战政策、法律知识、能力培养为主要内容的培训。注重选拔专业代表性强的党外代表人士,大力加强党外代表人士的培训和教育,弥补他们在国家管理经验、专业知识、信息资讯方面的不足,为他们提高参政议政、建言献策水平提供培训服务。探索运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增强培训实效。加大实践锻炼力度,注意选派党外干部到经济相对发达地区、重大工程和上级机关挂职锻炼或任职。四川省依托省社院为主要培训基地,每年举办各类主题培训班次20期左右,培训党外代表人士1000余人次。还创新培训方式,先后组织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赴中央党校、组织全省民营企业家到北京大学和浙江大学、组织民营企业创新人才赴香港理工大学、组织党外中青年干部赴清华大学、组织民主党派后备干部到复旦大学、组织党外代表人士赴美国等参加学习培训,取得了良好的培训效果,受到党外人士的一致好评。近年来,四川省委统战部每年都会同组织部、省民委选派少数民族干部、党外干部到国家部委和经济发达地区挂职锻炼,将党外干部纳入总体规划,明确规定党外挂职干部应占挂职干部总数比例15%,在成都、德阳、绵阳3市建立了“四川省党外干部实践锻炼基地”。通过对党外代表人士的培训和实践锻炼,开拓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学识,增益他们的能力。
      五、任用以尽其才
      从1950年第一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确定统一战线工作部门的主要职责任务到现在,“安排人事”始终是统一战线工作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搞好党外人士的政治安排,确保党外人士在人大、政协占有适当比例,选配党外人士担任政府及其部门和司法机关的领导职务,并保证他们有职有权,充分发挥他们在国家政权和人民政协中的作用,这既是统战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统战工作的一个重要的工作方法。中发〔2005〕5号文件对党外代表人士在各级人大、政府及其部门、政协、法院、检察院和高等学校、国有企业、科研院所及有关团体组织中的安排比例和数量作出了明确规定,4号文件重申要“认真贯彻党外代表人士安排的政策要求”。文件特别要求:“根据领导班子建设和工作需要,选配符合条件的省级民主党派主委、工商联主席、无党派代表人士进入同级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领导班子。”“地方人大、政府、政协换届时,本地没有党外干部合适人选的,应通过交流选配;达不到配备要求的,应留出空额,以后增补。”“除有特殊要求的部门外,其他政府部门可选配党外干部担任领导职务”等等,这些统一战线方针政策,都需要统战工作认真落实。目前,四川省共推荐安排党外人士担任全国人大代表47名,省人大副主任1名、市(州)人大副主任21名、县(市、区)人大副主任176名,省人大代表323名、市(州)人大代表2515名、县(市、区)人大代表9951名;推荐安排党外人士担任副省长1名、副市(州)长20名、副县(市、区)长178名,省政府43个工作部门推荐安排党外人士担任正厅(局)长1名、副厅(局)长11名,省政府直属事业机构和部门管理机构安排党外副局长2名,市(州)政府工作部门安排党外局长11名、副局长175名;推荐安排党外人士担任全国政协委员37名,省政协副主席5名、市(州)政协副主席81名、县(市、区)政协副主席358名,省政协委员543名、市(州)政协委员4517名、县(市、区)政协委员19794名;推荐安排党外人士担任省法院副院长1名、市(州)法院副院长4名,市(州)检察院副检察长10名;推荐安排党外人士担任省有关人民团体领导班子正职1名、副职12名,市(州)有关人民团体正职11名、副职43名;推荐安排党外人士担任省部属普通高校副校长7名。通过政治安排和实职安排,把党外人士的利益诉求和参政愿望纳入到现有的政治体系中来,不断增强统一战线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激发了广大党外人士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好地团结和带动广大统一战线成员向着共同的目标前进。
      六、交流以听其言
      坚持求同存异、体谅包容的原则,经常与党外代表人士交心谈心,这种方式,“有助于充分吸纳各民主党派的意见,使共产党的领导作用和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作用同时得到发挥;有助于拓宽人民群众发表意见的渠道,做到既尊重多数人的共同意愿又照顾少数人的合理要求;有助于在团结稳定的前提下发扬民主,在发扬民主的过程中巩固和发展团结稳定的政治局面。”(李瑞环《在全国政协八届一次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1993年)在谈心交流中,对党外代表人士的表扬赞誉,要谦虚诚恳,不骄不躁,继续努力;对他们的逆耳之言、批评意见,要认真倾听,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对他们心里的激愤情绪,要注意疏导化解;对他们的工作建议,要认真研究,合理吸收;对在政府任职的党外领导干部更应该多交流沟通,对他们分管工作范围内的重要事项,应事先听取并尊重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保证他们对分管工作享有行政管理的指挥权、处理问题的决定权和人事任免的建议权。总之,通过谈话交心,积极引导统一战线各界人士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党和政府的中心任务上来,努力增进与党外代表人士的政治共识。
      七、监督以正其行
      民主监督是互相监督,当然主要是党外代表人士对执政党的监督,同时,对党外代表人士也要加强监督和管理,了解和掌握他们的政治表现、思想状况、履行职责和廉洁自律情况,特别是在重大原则问题上的政治立场和态度,帮助党外代表人士坚定政治共识,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自律意识,树立良好社会形象。4号文件要求要针对不同领域党外代表人士特点,探索运用民主评议、述职述廉、定期考核、诫勉谈话等方式分级分类管理,促进党外代表人士健康成长。统战工作在对党外代表人士的监督管理中,党委统战部门应注意发挥牵头协调作用,加强与党外代表人士所在单位、所属党派团体和同级人大、政协的联系,从总体上掌握党外代表人士的情况;党外代表人士所在单位党组织加强党与党外代表人士的合作共事,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加强日常管理考核。党外代表人士所属党派团体发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作用,并向党委有关部门和党外代表人士所在单位通报有关情况。
      八、照顾以解其困
      统一战线是建立在共同目标与共同利益基础上的政治联盟,要不断巩固和发展,就必须尊重、维护和照顾同盟者的利益。改革开放以来,统一战线各方面成员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具体利益差别日益明显,尊重、维护、照顾他们的利益尤为重要。党外代表人士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会有这样那样的利益诉求,照顾同盟者利益是统一战线一贯坚持的重要原则,也是统战工作的重要工作方法。毛泽东同志讲过:“无论是人与人之间、政党与政党之间、国与国之间的合作,都必须是互利的,而不能使任何一方受到损害。如果任何一方受到损害,合作就不能维持下去。”照顾同盟者的利益,首先要积极引导同盟者自觉地把自身利益同国家的全局利益和人民的根本利益紧密联系起来,其次要通过党的方针政策、国家的法律法规和相应措施,切实维护同盟者的利益,特别是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在统战工作中,加强党外代表人士在人大、政府及其部门、政协以及司法机关的安排,搞好与党外人士的合作共事;通过民主协商会议形式,听取党外人士意见建议等等,既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客观要求,也是对统一战线各界人士政治利益照顾的生动实践。落实党外干部与党员干部享受同等工作补助、福利待遇,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维护其合法权益等等,就是照顾统一战线各界人士经济利益的具体体现。照顾其利益,解决其困难,就是为了增进团结、巩固联盟。
      九、疏导以化其怨
      气要通,心要顺,理要明,否则,堵塞越久,爆发时释放的能量越大,也就越危险。让党外代表人士有渠道讲话,有地方顺气,有部门帮助解决问题,也是统战工作的重要方法。建立党外代表人士意愿表达和利益协调机制,政治协商、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要邀请他们参加,人大旁听、政府顾问、法院陪审以及立法顾问、行政听证、科技咨询、行风检查等也要邀请他们中的相关人士参加,把他们的政治参与愿望和具体利益诉求纳入现有的政治体系之内。个人思想舒畅才能达致社会和谐,统战工作通过过细的思想政治工作,使统一战线广大成员正确认识改革发展中利益格局的变化,把激烈竞争的压力转化为奋发有为的动能,把患得患失的心理转化为和衷共济的行动,更好地支持和参与改革开放,形成团结和谐、共同奋斗的良好局面。
      十、批评以纠其偏
      在共同的政治基础上,对党外人士同我们党之间的某些差别,采取求同存异、体谅包容的态度。当然,对那些事关政治方向、根本原则的错误观点必须进行批评,及时地、有针对性地加强教育和引导。在对党外代表人士的思想引导、批评教育中,首先应注意营造宽松稳定、团结和谐的政治环境,这既有利于党外人士和我们更好地接受监督和批评,有利于党外人士建言献策,有利于我们党同党外人士的合作共事,形成亲密团结、共同奋斗的政治局面,更有利于党外朋友消除顾虑,敞开心扉,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思想引导的功效。其次要对症下药、因人而异,就是“到什么山、唱什么歌。”针对统一战线不同的工作对象,确立了不同的目标,采用不同的工作方法,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引导工作。对少数民族同胞及其代表人士,重点是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活动,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使“三个离不开”的思想深入人心,构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对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深入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开展法制教育、独立自主自办教会教育和公民道德教育,普及科学文化知识特别是现代科学知识,努力使广大信教群众在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热爱祖国、维护祖国统一、促进社会和谐等重大问题上取得共识,更好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贡献力量。对新的社会阶层,引导他们爱国、敬业、诚信、守法、贡献,致富思源、富而思进,自觉履行义利兼顾、扶贫济困的社会责任,积极回馈社会、造福人民,做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第三是坚持自我教育。这就是“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分析问题,自主解决问题”,并且“不抓辫子、不扣帽子、不打棍子”,以鼓励大家敞开思想,提出问题,明辨是非。自我教育并不是否定用先进的思想进行引导,只是我们的思想引导不能是“填鸭式”的灌输,不是“抢亲式”的硬拉。第四是坚持求同存异。在共同的政治基础上,对党外人士同我们党之间的某些差别,采取求同存异、体谅包容的态度。只要出发点是为了帮助我们党把中国的事业办好,有的意见就是讲错了也不要紧,可以通过实践逐步把思想统一到正确的认识上来。即使个别成员中出现一些不恰当或不正确的思想观点,也不要采取简单生硬的办法,而要进行耐心细致和充分说理的工作。当然,对那些事关政治方向、根本原则的错误观点必须进行批评,及时地有针对性地加强教育和引导。第五是按照“团结——批评——团结”的公式。毛泽东同志讲:“就是从团结的愿望出发,经过批评或者斗争使矛盾得到解决,从而在新的基础上达到新的团结。按照我们的经验这是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一个正确的方法。”